隆冬時節,廣袤的燕趙大地,麥苗長勢喜人,設施農業成方連片,在冬日的暖陽下,煥發著勃勃生機。


“農,天下之大業也。”12月17日—1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為全國“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對于河北而言,更是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河北作為農業大省,深入貫徹會議精神,扎實推進農村各項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會議強調的糧食安全問題,在河北有著關鍵的體現。河北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保障糧食穩定增產是重中之重。今年河北糧食總產量781.8億斤,創歷史新高。我省糧食總產量已連續12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這得益于全省農業農村系統把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今后,要繼續堅守耕地紅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農業生產力,提高糧食單產和質量,讓“中國碗”盛上更多“河北糧”。


會議提出,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積推廣應用,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錨定建設農業強省目標,河北各地強化科技賦能,讓田疇沃野充滿"科技范兒"。邯鄲曲周的科技小院堪稱典范,眾多科研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從土壤改良到作物培育全方位助力,推動農業提質增效。郭進考帶領技術團隊培育的小麥良種“馬蘭1號”,高產優質,大幅提升了糧食產量與質量。今年10月,250克約5000粒眾信麥998小麥種子,經歷了15天的“太空之旅”后,在邯鄲成安成功播種,河北小麥種子實現“上天入地”。此外,捷麥19旱堿麥、張雜谷等等都為河北的糧食豐產立下了“汗馬功勞”,為鄉村振興與糧食安全筑牢堅實根基。


會議作出一系列部署,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在河北,和美鄉村建設成果斐然。從華北平原到壩上高原,從渤海之濱到巍巍太行,曾經的貧困山村如今道路暢通,特色農業蓬勃發展。鄉村環境整治成效顯著,垃圾分類有序,生態公園點綴其間。一批批特色小鎮不斷涌現,成為文化旅游新熱點。預計到今年底,河北省累計布局建設33個省級和美鄉村重點片區,建設1萬個以上和美鄉村,全省和美鄉村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擦亮了“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名片底色。


發展特色農業,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河北大有可為。河北特色農業品牌眾多,聞名遐邇。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2024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單。河北張北馬鈴薯、大名小磨香油、興隆山楂、館陶黃瓜、昌黎扇貝5個農業品牌入選。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河北凈菜”成了“北京好菜”。“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要進一步挖掘和培育地方特色農產品,打造地域品牌,通過電商平臺、農產品展銷會等多種渠道,拓寬銷售市場,讓河北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百姓餐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為河北農村工作點亮了前行的燈塔。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立足實際,把握機遇,真抓實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就更加絢麗的畫卷。

來源: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