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承德廣播電視臺記者 穆嘉佳
我們擁有一檔堅持辦了12年的人文類電視欄目《人文承德》。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們在攝制《人文承德》這12年間發生的一些故事。
2012年12月,承德廣播電視臺創辦了一檔人文紀實欄目《人文承德》。在欄目誕生之初,我們主要是以活躍在承德各領域的典型人物、身在異鄉的承德籍人物為選題,深層次挖掘城市的文化內涵。欄目大部分的小伙伴都和我一樣,幾乎都是從欄目創播開始就在一起制作、拍攝《人文承德》,可以說我們共同經歷了最不知所措的創播階段,用了很多“笨辦法”。拍攝前期,我們會提前做海量文案工作,研究資料,跟采訪對象進行大量溝通,所有拍攝場景也要一次次去走、去看,無論拍攝環境如何,我們都要與采訪對象同吃同住同感受。可能正是這樣的經歷,讓我們總能找到一些不同的講述角度,捕捉到采訪對象從未展現過的情感細節。
第一代塞罕壩人陳木東。資料圖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用生命接力》這部片子。主人公陳木東老先生,是第一代塞罕壩人。當年到塞罕壩的時候,陳木東還是一位來自武漢的南方小伙,年僅21歲的他,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加入了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創業大軍中,沒想到這一待就是一輩子。陳老他們那一輩人年輕的時候在塞罕壩吃了很多苦,我們從他這里聽過很多震驚的數字,比如塞罕壩最低氣溫-43.3℃,屬于極寒;再比如,第一代塞罕壩人的平均年齡竟然是52歲。但在采訪中,陳老給我的感覺是,回憶起那些吃苦的日子,陳老和他愛人說得很淡然,他們眼中那是一段苦中作樂的青蔥歲月。
唯獨談起自己的孩子們,老兩口滿目都是愧疚。在那個年代,塞罕壩的孩子們吃不好穿不暖,營養不良成為了常態。他們最遺憾的,還是對孩子們的教育。第一代塞罕壩人讓自己的下一代在條件簡陋、師資不足的林場子弟學校度過了受教育的最佳時期,與受過高等教育的父輩不同,他們之中極少有人能跨進大、中專院校的大門。陳老的三個兒子都選擇了繼續在塞罕壩工作,小兒子陳洪波,因為患有癌癥,幾年前去世了,葬在了他自己一直看守的那片林子里。我們陪陳老去墳前看望逝去的兒子時,他對我說:“獻了終身才獻子孫,我卻先把兒子獻走了。”當時這句話給我內心的觸動極大。如今,陳家的第三代人依然選擇了在塞罕壩工作。像陳家這樣,三代人在塞罕壩工作的家庭還有很多,這是一個家族的事業在血脈里的延續。他們的故事是對塞罕壩精神的詮釋,也成為了我們工作的榜樣和動力。
通過用鏡頭去講述、 記錄這些人和事,讓我們堅定了在紀錄片這條路上“死磕”下去的決心。創播12年來,《人文承德》承擔了多部省級重點紀錄片項目的攝制任務,也先后榮獲國家級、省級的各類獎項。
還記得我們在2023年拍攝省級重點紀錄片選題項目《影像天地人》的時候,苦難重重。我們要面對起早貪黑的拍攝節奏,要面對零下30多度冰雪的極寒天氣。當時我們在塞罕壩拍攝雪景,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鵝絨服穿在身上像紙糊的。我的攝像,拍攝不到五分鐘雙手就凍僵了,他基本是不敢戴手套的,因為手套會影響他操控機器的手感,可明明他的手早就按不動機器了。
記者在極寒天氣下拍攝。資料圖
對于做紀錄片的人來說,多場景、多次拍攝、反復推敲稿件和畫面是常態。新的媒體形式和大家的觀看習慣都在發生改變,面對流量時代,紀錄片慢工出細活的節奏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可我們堅信,記錄時代的長篇視頻有存在下去的價值。《人文承德》欄目成立至今,12年的時間里,有我們這個團隊所有小伙伴的共同青春。作為一個地市級電視臺,能夠將一檔做文化、做紀錄片的節目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但對于一檔挖掘城市文化底蘊,記錄歷史與發展的欄目來說,12年,正青春。
跟隨《人文承德》的攝制,我們的腳步不停,我們會一直在路上。
編輯:姜長淼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