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之城拔地而起,地下之城別有洞天,數字城市同生共長
雄安“三座城”刷新城市治理模式
11月4日,無人機航拍的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如今,這里匯聚的數字算力已開始反哺城市運營,服務城市管理。 河北日報記者 李暢攝
11月16日,北京游客陳曦來到雄安新區旅游打卡,在雄安奧特萊斯購物,到南文營食堂享用豐盛午餐,在啟動區雄安體育中心、雄安大學園圖書館等標志性建筑前拍照打卡……一路逛下來,她在拔節的城市中發現,開車行駛在路上,過路口不“卡頓”,抬頭不見“空中蜘蛛網”,低頭不見“馬路拉鏈”。
這些舒心感受的背后,是雄安地上、地下、云端“三座城”同步規劃建設的成果。
地上一座城,從“一張白紙”到“一張藍圖”,再到一座新城,雄安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的蝶變。
行走在城市街頭,路網縱橫交錯,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雄安大學園圖書館、中國中化大廈等建筑拔地而起;容東片區五星級酒店、奧特萊斯、咖啡館等功能性場所不斷上新。
早晚出行高峰時段,開車行駛在雄安新區主干道路上,能夠實現連過10個路口都遇綠燈的“好運氣”。“一路綠燈”是數字化道路的功勞。
雄安新區從一“出生”就攜帶著智慧基因,起筆規劃時已經為超前的建設理念預留空間。作為全國第一個全域按照數字化道路建設布局的區域,新區設立之初就啟動了數字道路建設。如今,在容東片區數字道路兩側,7000多根多功能信息桿柱上集合了信號燈、攝像頭、雷達以及各類傳感設施。“這些設備全天候實時采集道路信息,并上傳至統一云平臺,提供給數字道路的‘最強大腦’——智能運營中心系統,用于分析與應用,為車路協同提供著重要支撐。”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產品線總經理封順天介紹,該公司參與雄安新區數字道路智能化項目建設,為容東片區多條道路設計了“數字潮汐車道”方案。這些方案在通過交通模擬仿真測試達到預期效果后,同步給交警信控系統,在不改變物理道路形態下,通過信號協同,道路承載容量提升了30%。
在雄安,抬頭不見“空中蜘蛛網”,低頭不見“馬路拉鏈”的奧秘在地下一座城。地下綜合管廊是一項具有樣板意義的工程,也是雄安新區地下一座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先地下、后地上,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是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重要理念。按照“安全韌性、系統協調、創新智能”的建設要求,新區規劃建設了系統網絡化、空間彈性化、運行智能化的“干線—支線”兩級綜合管廊約380公里,避免“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現象,營造現代化市政環境,實現土地集約利用。
地下綜合管廊里“住”著哪些設備?雄安建造了眾多隧道空間,讓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住進“集體宿舍”,管廊中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地下綜合管廊是保障雄安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它們不僅可以提升市容市貌的美觀性和安全性,同時也能降低路面翻修的頻次和開支。
除了地下綜合管廊,地下一座城還包括地鐵、城際鐵路、物流汽車通道等設施。
機器轟鳴、焊花綻放……10月29日,位于雄安新區啟動區的雄安國貿中心項目建設現場,幾千名工人緊張有序地忙碌著。該項目中的雄安城市航站樓內部空間鋼結構安裝和支撐鋼結構的格構架卸載已經完成。
“雄安國貿中心項目在建設立體化綜合交通網絡以及充分利用地下空間上下功夫,地下空間與北側的中化大廈、華能總部大廈,南側的中央商務區等項目互聯互通。”雄安集團雄商置業公司國貿中心項目二工區負責人康金鑫介紹,航站樓地下共四層,分別為城市層、站廳層、站臺層、行李夾層,建成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航空功能將向雄安新區延伸。
在“云端”,還有著一座數字孿生城市。
作為中國城市建設史上首次全域實現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建設的新城,“云端”一座城如今在多方面服務著城市治理。
“數字孿生城市建設的目的是服務城市治理和人民生活。”中國雄安集團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姚凱旋介紹。
城市建設初期,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側重于將看得見的樓“搬”上看不見的“云”、打通數據孤島等工作。現在,“云”端逐步匯聚的數字“算力”已開始反哺城市運營,服務城市管理。
數字孿生城市通過對現實城市的感知、仿真模擬,實現對城市的“虛擬”,對“虛擬”城市的分析調度則能夠優化城市運轉。基于強大的“算力”和海量的數據支撐,引入自動控制、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數字孿生城市建設為城市精細化、精準化、自動化感知和管理帶來無限想象空間。中國雄安集團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手段匯集各種信息,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不僅可以更好地服務居民,還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