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在河北瑞豐科技有限公司車間里,身著藍色工服的劉志彬就開始對機床進行裝配調試、試切應用,檢查每個動作控制是否準確。平端面、倒角、車螺紋……隨著顯示屏上一條條指令的發出,一個個“鐵疙瘩”逐漸成型,每一個零部件的誤差都控制在了0.06毫米內。


雖然劉志彬是“00后”,卻是同事眼里公認的技術能手。


“只要有一技之長,長大就不愁飯碗。”劉志彬說,他從小就樹立了成為技術能手的理想。初中畢業后,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衡水技師學院,成為數控加工專業的一名學生。憑著對專業的熱愛,他刻苦學習、認真鉆研,在校期間就考取了高級工技能證書,并在2019年,參加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河北省選拔賽,獲得數控加工項目組第一名。


在校期間,劉志彬得益于衡水技師學院與河北瑞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雙元制”教學。他和同學們一起到公司頂崗實習,充分鍛煉實踐技能。畢業后,他正式入職瑞豐公司機加工車間。



加工產品時,機床會用到幾十把刀具。如何把刀具的參數設置得恰到好處、讓刀具彼此良性協作,是劉志彬必須解決的問題。他秉承“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態度,勤學苦練,一有空就站在機床前反復查看、琢磨,把幾十把刀具的技術參數、偏擺程度、機床性能等牢牢記住。每當接到零件加工圖紙,他都會認真分析,力求做到完美。到了夏天,高溫天氣加上機械運轉產生的熱流,車間的溫度往往達到40多攝氏度,工作服干了又濕,濕了又干。


付出終有回報。短短幾年,劉志彬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公司技術骨干。現在,他已經能從車床轉速和刀具吃刀量等數據著手,根據不同刀具設定相應轉速,實現生產效益最大化。


2021年,劉志彬因為表現優秀被調到智能加工事業部,負責設備調試。他的工作勁頭更大了。為配合公司研發新產品,他發揮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同事們一起攻克難關。


“如果說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那么缸體和缸蓋則是發動機的“心臟”。加工精度直接影響發動機性能,決定著一款新型發動機研發的成敗。”劉志彬指著一個發動機缸體缸蓋介紹,這是公司新研發的產品,結構復雜,無論是產品的設計還是刀具的使用,國內沒有系統的經驗可以借鑒。為確保缸體缸蓋配合精度達到0.06毫米,他和同事們以鍥而不舍的勁頭開展技術攻關,每天埋頭對著圖紙琢磨,在一堆代碼中反復修改嘗試,經過30多個晝夜的連續奮戰,最終總結出了精密參數。“這個產品直供國內知名車企。目前,已經開始批量生產。”


除了產品研發,劉志彬在工作中發現加工鋁合金工件時,使用硬質合金刀具,將切削速度設置在合適范圍內可有效節能;而加工不銹鋼工件時,選用硬度高、耐磨性好的含鈷高速鋼刀具或硬質合金刀具,更合適。為此,他提出了優化切削速度及要根據工件材質和加工工藝挑選合適的刀具等一系列建議,并開展示范應用。他還參與了公司多項設備與夾具的技術創新和制作。


由于出色的表現,劉志彬連續三年被公司授予先進個人、技術標兵等榮譽稱號;2020年參加全市職工技能大賽獲第一名;2021年被評為衡水市“金牌工人”“衡水市勞動模范”。2024年,年僅23歲的他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河北省勞動模范”。


創新永無止境。在工作崗位上,劉志彬會在機床運行間隙抄寫程序代碼,研究更高效的指令編寫方法;熟悉各種編程軟件,以便及時掌握軟件不斷更新的功能。說到工作規劃,他說:“數字化、智能化越來越普及,技術人員也需要跟得上時代的變化。我將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技能,適應技術更新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