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爐的饃熱氣騰騰,從中間切開不切斷,剁好的肉夾在饃里,再澆上一勺肉汁……11月25日清晨,王葉的攤位前圍了一圈客人,她正動作麻利地做肉夾饃。
王葉的攤位在桃城區中華北大街與惠民路交叉口附近的便民服務點里。周邊有冀衡家屬院、方圓小區、香榭麗都等多個小區,人流量大。之前,每逢早、晚高峰,商販占道經營,交通秩序亂,垃圾亂堆亂放。附近居民張秀梅深受其擾:“賣菜的、賣早餐的、賣水果的……原來每天都把這里堵得水泄不通,人多、垃圾多,路也不好走,一出門就鬧心。”
“以前,我們的攤位都是流動的,出攤時間和地點都不固定,風吹日曬不說,收入也不穩定。”王葉說。
“小攤點關乎大民生,一頭連著商戶的生計,一頭連著市民的便利生活。”桃城區路北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直接關停小攤販,雖然能快速解決市容市貌和出行問題,但是少了人情味和煙火氣,還影響群眾的生活便利度;如果放任小攤販四處擺放,就會影響市容市貌和市民出行。
為進一步消除商戶占道經營、私搭亂建、垃圾亂堆亂放等頑疾隱患,路北街道以便民利民為出發點,結合群眾需求,積極清運生活垃圾,硬化路面3750平方米,科學規劃了2000余平方米的便民服務點,劃定68個經營點位,讓流動攤販“安家落戶”,并規定營業時間為早6時到晚9時。
自此,布局合理的室內便民服務點取代了臟亂差的馬路市場,環境變得干凈整潔,攤位也井然有序。現在,王葉有了固定攤位:“自從有了這個便民服務點,經營環境好了,不僅生意更好了,而且還多了很多‘固定客戶’,收入更有保障。”
說起便民服務點建成后的變化,張秀梅連連點贊:“現在,生活垃圾清除了,路也修好了,交通順暢了,出入方便了,便民服務點里米面糧油、水果蔬菜、生鮮肉品、熟食鹵味、面食小吃等啥都有,我們買得舒心,吃得也放心。”
這是我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打造的便民“微市場”之一。近年來,我市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在桃城區、冀州區、衡水高新區按照“定時間、定區域”的方式,采取第三方管理和商戶自主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已建設涵蓋早餐、快餐、便民經營點等在內的“微市場”25處,容納商戶600余戶,受益市民10余萬人,有效解決了部分路段占道經營、環境臟亂差和交通擁堵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