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雄安啟動區互聯網產業園,孩子在“三校”上學,家住附近的小區已經是不少疏解人員生活的真實寫照。
中交·啟園項目是雄安新區啟動區首批市場化項目之一,緊鄰“三校”和啟動區互聯網產業園,2023年12月竣工驗收,目前已經是疏解人群“十五分鐘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想建設之初,“從拿地到開工建設,新區審批制度改革幫我們節省了至少一個半月的時間。”中交雄安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開發部經理曹偉華介紹。
2019年,河北省政府印發《關于河北雄安新區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在雄安新區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建設項目“一會三函”審批制度。
雄安政務服務中心辦證窗口。劉笑男 攝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投資項目審批組副組長馬志超介紹,“一會”即召開會議集體審議決策,“三函”即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函、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和施工意見登記函。取得“一會三函”后,項目可即時開工,建設項目從前期立項到開工建設的審批環節由30多項精簡為4個主要環節。目前這項改革已有效保障重點建設項目383個,完成投資超7614億元。
建設高峰期的雄安新區,曾有近300個工地同時施工建設,不僅數量多,而且體量大。拿地到開工,為項目“搶”時間的不止“一會三函”。
“舉個例子,過去在開工之前企業需要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并且報告通常還需要反復修改。”曹偉華告訴記者,“雄安由企業提交報告轉變為政府進行區域評估,為中交未來科創城項目開工提速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馬志超介紹,新區在啟動區、容東片區、容西片區、起步區、寨里組團、雄東片區和昝崗組團共7個區域開展了環境影響評價區域評估,根據區域評估成果應用文件,評估成果可依申請供建設單位使用。對于符合區域準入條件,且在正面清單內的工程建設項目,無需再單獨開展環境影響評價。
中交未來科創城項目。采訪對象供圖
“環評”改革只是其中一項,在“一會三函”基礎上,新區開展“多評合一、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改革。通過開展壓覆礦產、地質災害、氣候可行性、文物保護等區域評估,對符合報告要求的項目不再進行單獨評價,實行告知承諾制。
“中交未來科創城項目位于昝崗片區中心區域,占地面積881畝,如此大體量的項目,節約時間就是節約成本。”曹偉華說道。
未來,雄安新區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實施“一枚印章管到底”行政審批改革,不斷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