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修復,是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的關鍵環節。143個淀泊星羅棋布,3700條溝壕縱橫交錯,生態治理如何做到全覆蓋、無死角?《拔節生長看雄安》,今天來看科技助力,"華北明珠"重放光彩。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韓雨軒:
一片片蘆葦被秋風吹過,輕輕搖曳,仿佛金色的海洋。乘船行走在這方圓366平方公里,3700條縱橫溝壑,143個大小不等的淀泊中,攝影、畫畫,大家都用各種的方式記錄著白洋淀的變化。而對于韋蕓來說,她的記錄方式很特別,是一個又一個的化學符號。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工作人員 韋蕓:
你看現在我們氨氮是0.141毫克每升,我們的總磷是0.015毫克每升,這表明我們現在這塊水域的話,它是在我們的Ⅲ類水范圍內的。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韓雨軒:
全自動監測,僅僅一個小時就能夠出結果,今天真的是大開眼界。現在我和韋蕓所處的位置,就是"雄安監測1號"監測船上,那么它是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根據白洋淀圩田縱橫、溝壑繁雜的地理特征,量身打造的"黑科技",可以說靈活機動是它最顯著的特征。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工作人員 韋蕓:
我們搭載的無人機上可入天,搭載的無人船下可入淀,可以實現我們對白洋淀水質全方位的檢測,這就是我們的"游擊隊"。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韓雨軒:
每月至少一次,韋蕓就要和她的同事們,帶上他們的"黑科技"對白洋淀進行巡檢,如今的白洋淀天藍水清,他們為何還是"時時放心不下"呢?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劉科:
如今的美好,在七年前,我們是難以想象的,白洋淀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系統性生態治理,水質連續三年保持Ⅲ類標準。這份成果來之不易,只有管好了,才能保持住。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韓雨軒:
三分建,七分管。水,是鋪就雄安新區藍綠底色的原料,為了保證它的清潔,劉婷玥已經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直面環境監測中的難題:污染溯源。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技術人員 劉婷玥:
控制污染主要就要控制我們的入淀河流,孝義河是白洋淀主要的入淀河流之一,所以我們在孝義河的入淀口布設了一套水質指紋溯源系統,水中主要污染物形成的熒光圖譜,呈現的這種水質指紋,是具有唯一性的,在線監測的水質指紋和我們數據庫中的水質指紋進行比對后,就能夠快速地鎖定上游的污染企業,最快21分鐘,就能完成比對。
難題迎刃而解的背后,離不開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的工作人員們用科技為監測這片水域布下的天羅地網。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工程師 楊澤:
我們在白洋淀原有監測點位的基礎上,又增設6個浮船站、3個集裝箱站和3個"超級站",實現了對白洋淀重點水域的全天候、多維度數據采集,對白洋淀復雜水域水質狀況的全覆蓋監測。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韓雨軒:
科技的力量還在不斷延伸,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鄉村治理和生態環境的監測能力,成為雄安新區鄉村治理的新典范。
雄安新區安新縣趙北口鎮組織委員 張程鋼:
我們目前已經完成一期的開發,二期正在投入無人機巡航、北斗衛星定位等系統,通過接入AI算法,實現對白洋淀生態保護,水上安全等工作的全天候實時監測。
雄安新區安新縣趙北口鎮李莊子村黨支部書記 曹建民:
我們村八個坑塘全部安裝了智能監控,八十艘游船全部安裝了北斗定位系統,游客來了更安心。
雄安新區畫家 張浩:
白洋淀的水質變好,我覺得我最有發言權,我從小生活在這里,我畫白洋淀畫了三十多年,我從水上畫到了水下。看,這是我畫的瀕危植物貍藻,我要用手中的畫筆,把那種向上蓬勃的那種生命力留在我的作品當中,感染更多的人。
來源: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