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好的新聞報道,要靠好的作風文風來完成,靠好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得來。為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凝聚起新聞工作者干事創業的精氣神,11月8日,在第25個中國記者節到來之際,衡水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分赴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生態保護等全市重項工作一線現場,以實際行動踐行“四力”。同時,以新聞業務研討形式學習大報大刊,提升新聞業務能力,以更優秀的新聞作品講好衡水故事、傳播好衡水聲音。

  腳下沾滿泥土,心中積淀真情;觸摸時代脈搏,傾聽民眾心聲;感知民生溫度,點亮心中燈火……這是新聞人的職責和擔當。



  今年11月8日,是第25個中國記者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衡水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以特有的方式迎接屬于自己的節日。大家進企業生產一線、赴項目建設現場,圍繞全市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生態環境等重項工作,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實地感受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脈動和活力,全方位、多角度呈現中國式現代化在衡水展現的勃勃生機,傾心講好衡水故事。


  請讓我們將鏡頭和筆觸轉向記者群體——看他們如何深入基層一線,記錄衡水經濟發展;看他們如何走進項目現場,定格火熱建設瞬間;看他們如何在融媒體時代淬煉自己、增強本領。


“鉆進”衡水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最強大腦”——

觸摸新質生產力發展脈搏


記者在衡水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采訪。


     衡水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我市重大科技創新基礎設施,也是目前京津冀算力規模領先、河北省算力規模最大的新一代綜合性算力公共服務平臺。這里的“超級算力”有多牛?當天,由全媒體記者金莉莉、岳丹丹等人組成的采訪小組奔赴衡水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探尋數字經濟時代的前沿科技,觸摸我市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脈搏。


     “滴”的一聲密碼鎖開啟,衡水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大門徐徐開啟,記者們猶如鉆入“數智大腦”。“這里是智慧城市的數據存儲和處理中樞,具備強大的數據整合、AI處理和海量數據存儲能力,為全市發展決策、各業務部門和企業單位運行,提供了數據挖掘、智能決策和數字化轉型升級服務。”衡水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運維經理白世廣說。


  衡水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以新質生產力打造發展新優勢,為社會提供先進計算服務,并與本地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以數智化賦能客戶降本提質增效。從展廳來到計算中心機房,一排排黑色機柜整齊排列、高速運轉、轟鳴作響。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見習記者董政柯一邊速記采訪要點,一邊拋出采訪問題;從業十多年的攝影記者陳康如發現新大陸般,一頭鉆進機房中,或俯身彎腰,或登爬上高,尋找不同角度,“咔咔”按下快門;女記者岳丹丹也不甘示弱,擼起袖子,拿穩鏡頭,推拉搖移,抓特寫拍場面,力求視覺沖擊。


  在記者們的看、聽、問、拍中,采訪有了清晰的脈絡。對于這次采訪,見習記者董政柯格外激動:“這是我度過的第一個記者節,能夠用文字記錄衡水發展,是記者這個職業帶給我的寶貴財富。”


走進“京津冀最美濕地”衡水湖——

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畫卷


記者乘船在衡水湖采訪。


    初冬時節,衡水湖迎來大批候鳥遷徙季。如何呈現衡水湖的自然生態之美?采訪前一天,采訪小組就策劃采訪方案、討論拍攝角度、列出采訪提綱。當日一大早,全媒體記者張玲玲、張凱等就趕往小湖隔堤,感受衡水湖近年來的生態保護成效,用實際行動踐行“四力”。


  湖水清澈、蘆葦搖曳、候鳥翩躚……初冬的衡水湖,宛若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因為熱愛,所以不畏艱辛。記者張玲玲急忙拿起手中的筆記本,將眼前美景帶來的心靈震感記錄下來。攝影記者張松則舉起相機對準了湖面鳥類嬉戲場景不停按下快門。在拍攝小天鵝時,為了找到最佳拍攝地點,記者張凱穿行在2米高的蘆葦叢中。記者霍錦彪踏過泥濘的沼澤地,跟隨工作人員踏上巡邏艇,觀察拍攝湖面候鳥。


  沿著小湖隔堤向西走,大家見到了正在監測鳥類的濱湖新區資源保護局自然資源科工作人員王穎琛。“小湖隔堤始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對衡水湖引、蓄、供水安全以及保護衡水湖自然濕地發揮著重要作用。”王穎琛介紹。近年來,濱湖新區狠抓衡水湖生態治理,通過增殖放流、水生植物種植等一系列措施,更好地守護這張“綠色名片”。


  腳下沾滿泥土,眼里閃耀光芒。采訪接近尾聲,記者張玲玲激動地說:“這個記者節過得很有意義,又一次投入衡水湖的懷抱,感受到衡水湖一天天變美,我愿用更多的筆墨去描繪這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走進桃城高新區企業——

講好招商引資故事


記者在衡水太和電氣有限公司采訪。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近日,市委、市政府對深入開展產業項目招商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作出部署。高新區作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主陣地”,百日攻堅行動進展如何、效果怎么樣?


  當日,由全媒體記者李國濤、韓敏等人組成的采訪小組趕往桃城高新區,訪企業、進車間,實地探尋一線招商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


  伴隨初冬絲絲寒意,在桃城高新區辦公所在地,采訪小組見到了桃城高新區招商局負責人。都有哪些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簽約落地項目數量有多少?營商環境如何打造?……作為剛入職一年的新記者,韓敏提出的問題有條不紊,環環相扣,顯然對這次采訪做足了功課。而受訪者也對各項工作了然于胸,侃侃而談。


  “桃城高新區始終把招商引資工作放在首位,結合招商百日攻堅專項行動要求,聚焦先進裝備制造、信息智能、新材料產業,繪制‘一圖譜三清單’,全員齊上陣,扎實開展產業鏈招商、委托招商和精準招商,以實際行動推動專項行動見到實效。”該負責人表示,當下的桃城高新區憑借完善產業配套、優良營商環境、優質服務保障等“硬實力”,正成為企業投資置業寶地。


  進園區、入車間,與企業職工面對面溝通……桃城高新區招商引資“蹄疾步穩”的奧秘在記者腦中逐漸明晰。而此時,攝影記者薛濤和劉匯濱也及時按下快門,迅速捕捉每一個“會說話”的新聞鏡頭,力求讓攝影作品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


  以到一線采訪的形式慶祝記者節,大家覺得很有意義。記者們表示,要持續深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一線采訪,以全媒體傳播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講好我市招商引資故事。


步入冀州千喜鶴凈菜加工車間——

展現果蔬產業發展新氣象


記者在冀州千喜鶴中央廚房凈菜生產車間采訪。


  乘著第七屆京津冀蔬菜產業發展大會暨招商對接活動成功舉辦的東風,我市果蔬產業發展迎來嶄新的篇章。記者節當日,采訪小組直奔位于冀州現代農業示范園的千喜鶴中央廚房,走進凈菜生產車間,用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記錄我市果蔬產業蓬勃發展的新氣象。


  冀州千喜鶴中央廚房是落實“河北凈菜”戰略,引入千喜鶴集團投資建設“直供地+中央廚房+終端市場”模式的示范性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新鮮蔬菜是如何變身成精致凈菜的?”“每天大概有多少凈菜運往北京?”……帶著精心準備的問題,當天一大早,采訪小組走進千喜鶴中央廚房。跟隨工作人員,記者們步入參觀通道,透過玻璃看到,車間內洗菜機、切菜機高速運轉,工人們身穿防護服裝正在緊張忙碌著。


  為了更深入、直觀的感受“凈菜”生產過程,攝影記者陳月振、新媒體記者閆海雪及文字記者崔朋瑋換上防護服裝,戴上手套、口罩、頭發罩,穿過風淋室,經過全方位消毒后,步入凈菜生產間。流水線上的土豆絲、芹菜條、白菜段成了攝影記者陳月振鏡頭中的主角,他對準這些干凈鮮亮的產品一頓“狂拍”。新媒體記者閆海雪則將鏡頭對準了生產線上忙碌的工人,拍攝下一幕幕忙碌而有序的場景與畫面。實地采訪更讓年輕記者崔朋瑋對衡水凈菜有了更多了解,并引以為傲。


  “我們現在每天的出貨量大概在20噸左右,直接送到北京新發地。”千喜鶴餐飲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楊龍介紹道。隨著采訪結束,記者們站在車間出口,回望這片生機勃勃的場景,仿佛看到了衡水果蔬產業的美好未來。


趕赴雄商高鐵項目建設現場——

見證路網體系日臻完善


攝影記者拍攝記錄雄商高鐵建設進展。

  

    雄商高鐵是京雄商高鐵中雄安新區至河南省商丘市一段。全線通車后,“軌道上的京津冀”聯系更加緊密,衡水將真正融入雄安“半小時經濟生活圈”。當日,由攝影記者陳康、薛濤、張松等人組成的采訪小組趕赴雄商高鐵跨S040省道建設項目現場,用一組組鏡頭定格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遠遠望去,一個個高大墩臺自西北向東南延展,整個雄商高鐵項目猶如沉睡中的“巨龍”,只待建設者們一點點喚醒。


  攝影記者陳康拉近長焦,聚焦到橋梁上部結構施工現場,“咔嚓”快門聲響起,一位施工人員正在焊接作業的畫面被精準定格。手持穩定器的攝影記者張松壓低上身,腳步移走間,手部動作穩定如山,鏡頭畫面橫移、前進、旋轉……低視角拍攝出來的雄商高鐵宏大、壯觀。年輕記者薛濤則跟隨兩名攝影“大咖”邊學邊練,如何選角度,如何調燈光,如何拍攝動態畫面,并迅速應用到實踐中。


  全方位、多角度記錄雄商高鐵建設過程,攝影記者用專業相機和無人機,見證了衡水路網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一場學思踐悟的新聞業務研討會——

圍繞中心采寫精品力作


  當日下午,衡水日報社組織開展了一場生動的學思踐悟新聞業務研討會,就如何采寫精品力作進行了熱烈研討。


  什么是好新聞?衡水日報社副總編輯劉彥成從榮獲第34屆中國新聞獎的373件作品中優中選精,從獲獎作品的選題策劃、采訪調查、表現手法、融合傳播等角度,條分縷析,深入淺出,為年輕的編輯記者梳理講解,呈現了一場可借鑒、可推廣的業務盛宴。新聞作品要堅持反映時代聲音,選題策劃既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省市重點工作,又要落腳衡水本地特點,講好衡水故事,傳遞衡水聲音。


  資深記者、記者三部主任陳幸祉以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為例,分享了新聞工作者要“蹲下去”抓活魚、“深下去”增厚度、“融進去”寫新意的觀點。新入職記者王亞楠激動地說:“受益頗深。這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更激勵著我將所學付諸實踐。”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從座無虛席的會議室里、從密密麻麻的筆記本上、從心向往之的眼神中,我們看到了衡水日報社新聞工作者在追求真理、記錄時代、守望正義的道路上筆耕不輟,將踐行“四力”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決心。


  在路上,心中才有時代;在基層,心中才有群眾;在現場,心中才有感動。


  衡水日報社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唱好主旋律,傳播好聲音,激發正能量,打好主動仗,采寫刊發了一篇篇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精品佳作,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新時代新征程,衡水日報社全體新聞工作者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筆觸、鏡頭記錄時代,用堅守、擔當書寫情懷。


  深入基層強“四力”,守正創新出精品,我們一直在路上。


見習記者:董政柯 

攝影記者:陳康 陳月振 張松 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