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衡水市首家紅色文化書屋展陳出一本武邑縣全體教員培訓班《教學法》教材,迄今已有75年時間,它是解放戰爭期間武邑縣教育史的證據,對完善紅色資源檔案,傳承紅色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該武邑縣全體教員培訓班《教學法》是由河北省收藏協會會員、衡水市紅色文化傳承研究會黨支部書記扈文立收藏的,該教材為32開、繁體字謄寫版、線裝,封皮花框內上方從右向左書有“武邑縣全體教員集訓班”,中間豎書“教學法”,下方從右向左書有“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九月”等字樣,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教學法》44頁,主要內容:學級編制、復式教學、教學上幾個原則。第二部分《管訓法》44頁,主要內容:兒童的本能及其身心的發展、兒童身心之發達、兒童之著差異及其原因、調皮學生怕轉變。教材中還印有插圖,如教子圖、小亭斜皆水,可謂是圖文并茂。



據《衡水市志》記載:抗戰勝利后各縣小學教育得到恢復和發展,各縣師范教育迅速興起。至1949年,縣縣辦起師范學校。學制初期較短,一般半年、1年,以后延長為2年、3年,以提高在職小學教師的業務水平。



1945年9月,武邑縣全體教員集訓班《教學法》問世,正值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黨方面稱為“動員戡亂”,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期間,編寫教材需要人力物力和物質條件,需要安定的環境,更需要時間,在戰爭環境里以上條件難以保證的情況下,武邑縣教育工作者在極其艱苦殘酷的斗爭環境里忠誠黨的事業的革命精神,編纂了這本《教學法》教材,再經過集訓為提高教學質奠定了基礎。


扈文立表示,雖然這本《教學法》已經陳舊,但教材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最重要的藍本,作為全民族珍貴的精神財富,革命戰爭年代的優良傳統,在和平時期依然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要代代傳承下去。


通訊員:張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