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匠心的“技改先鋒”
——記河北省突出貢獻技師、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汲云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扎根在一線崗位上,從事車床操控等工作20年的汲云龍,就是靠過硬技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為我市民營企業培養的高技能領軍人才。
汲云龍,47歲,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總監、車工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
1999年,汲云龍從技校電氣焊專業畢業,進入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床工序,開啟了自己的工匠之路。由于他勤奮好學、認真踏實,操作技術日漸精湛。基本功夯實后,汲云龍開始專攻技術和實踐創新,從一名基層的機床操作工,逐步成長為技術骨干、管理者,承擔了諸多精度高、加工難度大的新產品生產任務。
設備是機加工的利器,工藝優化是機加工提效的關鍵。汲云龍勤于動腦、善于鉆研,經常進行各種技術創新,升級改造設備,提升工作效能。這些“小創新”看似不大,但為企業節省的都是“真金白銀”:將鑄鋼加工余量優化,每年節省鑄鋼原材料百余噸,節約費用幾十萬元;拋丸機內壁增加橡膠板,減少噪音的同時延長了護板壽命,每年為公司節省很大一筆費用;油漆工藝革新、鐵路支座圍板壓條調整、潤滑油路內循環保養等改進,都是通過創新實現節能降耗。他還自主設計研發并裝配完成球形橋梁支座上下板自動生產線,通過編程輸入作業軌跡實現機械加工行業的“黑燈工廠”模式……
20年里,汲云龍積極鉆研業務,不斷創新發展,注重新技術研發運用,帶頭攻堅克難,與團隊伙伴共同努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為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印尼雅萬高鐵和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其使用的橋梁支座和預埋件,正是汲云龍團隊負責起草工藝、組織加工完成的。當時他們直面的難題是,工件幾何尺寸復雜,傳統加工模式很難達到設計要求。汲云龍帶領團隊攻堅克難,根據產品工藝要求自主設計,完成行業內加工下支座板的第一條全自動生產線(CNC專機加三軸桁架機器人),實現了各數字化設備無縫銜接的流水作業,極大提高了產品品質,得到客戶高度贊賞。
公司接到世界單體重量最大的保定樂凱大街球鉸訂單,產品最大特點是大、重、特異、多體拼裝和運輸困難,在國內外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案例和參考文獻。汲云龍作為總工藝師,帶領團隊通過近半個月工藝驗證,編制一套工藝指導書,攻克了重大技術裝備難題。這套轉體結構憑借獨一無二的設計理念,構建了新一代的高端裝備制造增長引擎。襄陽北編組站大橋的轉體裝置也是由他牽頭負責加工和安裝,創造了“兩個世界之最”和“三項國內首次應用”。
一路走來,汲云龍篤定技能強企、技能報國志向,用執著和勤奮創造出閃光的業績:主導參與了12項新產品試制和7項創效顯著的技改,取得8項國家專利,為企業創效近千萬元,填補了工程橡膠和機械加工行業空白。收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河北省突出貢獻技師、河北工匠、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衡水市能工巧匠等滿身榮譽,成了同行佩服的高技能人才,企業珍視的“寶貝”。
汲云龍不僅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和創新,還致力于將自身的技術和經驗傳授給年輕的員工們,激發更多年輕人的潛力和創造力。多年來,他積極做好傳幫帶,培養車、銑、鉗、焊等專業技工600余人,其中技師、高級技工150余人,為公司發展儲備了梯隊技能人才。他帶領的一車間、一分廠,榮獲公司董事長特別獎、技術創新獎、全國模范職工小家、衡水市青年文明號等多個獎項。近幾年他帶隊參加衡水市、河北省組織的技能比賽,取得多項第一。
“擇一事,終一生”是汲云龍始終堅守的信念。展望未來,他將繼續秉持匠心精神,不斷探索與創新,力求在車工這一領域達到更高的境界,為行業發展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