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各地廣泛深入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以來,一場場主題宣講活動、文化展演活動、紅色教育活動等深入校園、社區、企事業單位,吸引群眾廣泛參與,形成熱烈氛圍,凝聚起各界團結奮斗,用行動實現“強國復興”夢想的強大力量。


廣東依托紅色史跡,讓身邊人講身邊事,使“敢為人先、干事創業、奮進當時”的觀念深入人心。


不久前,“英雄花開英雄城”2024廣州故事會走進廣州市國防教育中心,“95后”“追光女孩”謝佳麗的勵志故事,感染著臺下每一位聽眾。


“從貴州畢節偏遠山區的留守兒童,到世界500強企業員工。我立足本職崗位,努力學習知識、鉆研技能,成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廣汽集團職工謝佳麗說,抓住機遇,奮發向上,夢想終將變為現實。


廣東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市“英雄花開英雄城”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系列活動已開展15000余場次,線上線下吸引8000多萬人次參加。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廣東還部署開展了“灣區百琴頌中華”、愛國歌曲傳唱、工藝美術展等100多項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激勵南粵兒女凝心聚力、團結奮進。


在浙江,立足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系列豐富多彩的紅色基因傳承教育活動,匯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青春力量。


23日上午,“南湖·1921”紅色旅游列車載著400多名旅客,從上海西站向嘉興出發。這趟列車將中共一大會址、南湖紅船、南湖革命紀念館等紅色陣地串珠成鏈。一路上,旅客一邊聽宣講員講解黨史,一邊欣賞沿途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風景。


嘉興大力培育紅色教育“百姓名嘴”,一批青少年成為紅色講解員。


“通過沉浸式學習和實踐,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紅船旁的小小講解員張禎先后為1000余名來自祖國各地的黨員、游客提供講解服務。


浙江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聚焦“強國復興有我”主題,堅持守正創新,浙江構建上下聯動的協作機制、全域共享的活動體系、人人參與的宣教模式。截至目前,浙江開展各類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約20萬場次。


在新疆,一批道德模范、勞動模范先進事跡主題展覽活動,弘揚時代新風貌,傳遞中華民族大團結精神力量。


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感恩奮進七十載 同心筑夢新時代——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展”正在展出。該展覽精選圖片、視頻、實物,展示各民族群眾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發展歷程。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吳秀芳的故事吸引眾多參訪者。年近70歲的錫伯族老人吳秀芳,幾十年如一日,無私幫助400多個家庭困難孩子實現求學夢。


她說:“看到我幫助過的孩子們實現人生價值,我既欣慰又感動。這也是激勵我繼續幫助別人的動力。”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黨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強國復興有我”主題,今年以來,伊犁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持續開展“學歷史 知新疆 愛祖國”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各類革命歷史紀念設施、博物館、文化館等,開展活動1200場次、參與群眾15.5萬人次。


在河北,為擴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覆蓋面,一場場根據不同受眾特點“量身定制”的專場宣講活動,走入“尋常百姓家”。


秋風漸涼,河北省衡水市上海公館社區里卻暖意融融。在“‘雙爭’有我·咱村的那些事兒”村規民約故事專場宣講現場,來自武邑縣趙橋鎮前南場村的村民張英華講述了自己十六年如一日精心照顧癱瘓公公的故事。


“張英華用真誠、孝順、付出,詮釋愛的真諦,是真正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武強縣周窩鎮宣傳委員郭莉君說。


2024年,衡水市豐富創新“365百姓故事匯”,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行業受眾群體,組織基層干部群眾用接地氣的語言、易接受的方式,既講好重大典型、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也講好自己和身邊普通人的感人故事。


衡水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結束后,職能部門都會主動對接觀眾,將現場不能解決的問題匯總上報,努力把宣講與辦好民生實事相結合,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