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饒陽縣大官亭鎮億澤景泰藍工藝品廠,工人們正在切裁銅板、錘揲制胎、掐絲粘絲。掐絲女工李占穩按照設計好的圖形,將銅絲細細密密地黏在銅胚上。“我通過‘育人平臺’學習景泰藍制作技藝,在這里上班每月能掙6000多元。”說起在家門口學技術、找工作,李占穩十分滿意。
近年來,饒陽縣搭建“傳、學、研”景泰藍手工制作技藝育人平臺,由20多名老師傅手把手帶教“新人”,傳承技藝的同時還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致富。如今,還有30余名像李占穩一樣的村民,通過此平臺當上了“技術工”。
饒陽縣是“中國民族樂器之鄉”“中國民族樂器產業基地”,擁有民族樂器生產企業110多家,揚琴、馬頭琴在全國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60%和70%。以民族樂器產業為依托,饒陽縣探索“樂器+生產加工”帶動村民就業,采取“企業+支部+農戶”模式,創立鄉村振興車間;探索“樂器+產業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支持5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項目,帶動20個村集體增收。此外,為推動民族樂器大眾化、普及化,饒陽縣還組建了農民樂團,舉辦了“樂動中國”饒陽(國際)民樂大賽、2024把二胡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等大型活動,逐步發展為集“賽事+作曲+演藝+培訓+旅游+制造”于一體的全民樂產業鏈條,打造出“民樂+”發展新模式。
在饒陽縣東里滿鎮大送駕莊村,村民李鳳葉正忙著繪制內畫屏風。旁邊的同伴王玉環,正在網上帶貨。“家人們,請仔細看,我們用特制的內畫勾線筆一鉤一推,靈動秀美的山水風景漸漸呈現在屏風上。”憑借學到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衡水內畫技藝,王玉環這兩年增收近20萬元。
饒陽縣通過制定優惠政策、開設內畫非遺工坊、舉辦內畫技藝培訓班等方式,引導有內畫產業基礎的村莊和傳承人創辦內畫基地。目前,全縣內畫門店工坊達126家,帶動5000余名群眾從事內畫制作、銷售等,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至5萬元。
讓村民成為鄉村振興“主力軍”,使得文化產業發展的紅利實實在在地落在鄉村。作為河北省文化產業十強縣、河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饒陽縣先后出臺了《饒陽縣中遠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民族樂器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為全縣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引導企業家、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深入鄉村投資興業,帶動村民就業增收,直接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萬余人。
編輯:閆海雪
來源:衡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