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采收甘蔗。
張光遠砍削甘蔗。
俗話說“橘不過淮,蔗不過江”。在人們印象中,甘蔗屬于熱帶作物,長江以北地區(qū)很少種植,但在衡水市安平縣安平鎮(zhèn)后張莊,甘蔗這種在南方常見的植物已經(jīng)安了家,村民張光遠和同伴李楊把甘蔗引進北方,且種植成功,迎來收獲。
工人給甘蔗去葉。
10月9日,記者來到后張莊的甘蔗林。只見碧綠的甘蔗葉隨風擺動,一根根粗壯的甘蔗筆直挺立,好似威武的士兵。微風吹過,空氣中彌漫著甘蔗成熟的清甜味兒。五六名工人正忙活著,去葉、打捆、裝車。再看甘蔗地里的游客,有的感受著南方田園風情,體驗采摘樂趣,有的打卡留念,玩得不亦樂乎。
游客在甘蔗林里拍照。
李楊回憶說,一年前,他和張光遠在這片地上種白菜、香菜,沒承想,不但沒掙著錢,還賠了本。有一回,他在網(wǎng)上瞅見廣西成片的甘蔗林,一個大膽的想法冒了出來——把甘蔗弄到北方種。第一次在北方種甘蔗,李楊和張光遠心里也沒底,不知道甘蔗能不能在安平生長。后來,經(jīng)過多方聯(lián)系,他們專門跑到廣西學習經(jīng)驗、購買苗種。
甘蔗苗買回來了,種植過程充滿了艱辛和挑戰(zhàn)。李楊和張光遠常常是天亮就出門,天黑才回家。除了日常精心管理,后期養(yǎng)護更是關(guān)鍵。定期澆水、施肥,一點都不能馬虎。為了讓甘蔗多曬太陽、增加甜度,還得定期打葉。那甘蔗葉又刺手又扎臉,每次打完一壟地出來,他們渾身被汗水濕透,脖子也被扎得通紅。除草、翻地、開溝、種苗、覆膜、施肥、灌溉……兩人邊干邊總結(jié)經(jīng)驗。
“南蔗北種,最大的難題就是北方這四季不均的雨水分配。”李楊感慨道。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旱季的時候,他們小心翼翼地給甘蔗澆水,就像呵護新生嬰兒似的;雨季來了,趕緊行動,排澇保甘蔗不被水淹。此外,還要定期給甘蔗培土,就像給甘蔗筑起堅固堡壘,防止它們在狂風暴雨中倒伏。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月下來,一排排甘蔗長得那叫一個喜人。“這10畝地能產(chǎn)4萬多根甘蔗,一畝地收入高達3萬塊錢!”李楊臉上綻放著幸福的笑容,那是歷經(jīng)風雨后收獲的喜悅。
早在9月,甘蔗快成熟的時候,李楊和張光遠就未雨綢繆,為銷路精心謀劃。為了打響知名度、拓寬銷路,他們在甘蔗林拍攝精美視頻,在微信、抖音等平臺上轉(zhuǎn)發(fā),開拓批發(fā)渠道,銷往保定、石家莊等地的農(nóng)貿(mào)市場。他們還打造了甘蔗采摘園,讓游客親身體驗采摘的快樂。國慶節(jié)期間,采摘園里熱鬧非凡,游客一波接一波。“假期那幾天園里的游客就沒斷過!”李楊笑得嘴都合不攏。
甘蔗種植各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大量勞動力,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就業(yè)機會,10余名村民在農(nóng)忙時前來務(wù)工,增加了收入。同時,周邊村民看到了甘蔗種植的潛力,紛紛表示想購買苗種進行種植。李楊和張光遠表示,他們打算明年擴大種植面積,引領(lǐng)更多當?shù)卮迕窦尤敕N植、管理、銷售甘蔗的“甜蜜”事業(yè),讓這條致富路越走越寬。
攝影 夏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