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鋼,于1958年建廠,親歷了新中國鋼鐵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光輝歷程。上世紀九十年代,邯鋼直面市場,推行"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的經營機制,創造了聞名全國的"邯鋼經驗",發出國企改革的先聲。進入新時代,邯鋼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賦予"邯鋼經驗"新的時代內涵。今天的《共和國·"冀"憶》,一起走進河鋼集團邯鋼公司,看這家老鋼企的"淬火"蝶變。


走進河鋼集團邯鋼公司位于涉縣的新廠區,在車間內記者看到了一臺服役超過20年的軋機。這臺從老廠區搬來的"功勛軋機"日產量從之前的9600多噸增至1.1萬噸,產量增加的同時,它生產出的產品也不斷邁向高端。



河鋼集團邯鋼新區薄板廠綜合辦公室副主任 楊曉霞:


目前我們薄板產線主要是發力中高端市場,瞄準車輛輕量化、城市管線、輸氣管道、超精密加工領域,中高端市場的占有率不斷擴大。


邯鋼的發展正是河北鋼鐵產業的一個縮影。新中國成立初期,我省鋼產量只有三千多噸,還不夠"全省每人打一把菜刀"。沒有鋼鐵就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船槍炮,更談不上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富足。1957年,國家決定在河北邯鄲建設一座鋼鐵廠。1958年4月1日,一號55立方米高爐破土動工,77天后,邯鋼就生產出了第一爐鐵水。到了1990年,邯鋼的年產量突破百萬噸。


但是市場也在那一年發生變化,燃料成本上漲、鋼材價格回落,讓連續多年盈利的邯鋼走到虧損的邊緣。



河鋼集團邯鋼新區煉鋼廠黨委書記 李梅:


這種情況下,邯鋼創立并推行了"模擬市場核算 實行成本否決"這個機制,當時是邯鋼總廠把成本指標層層分解到二級單位,二級單位再分解到各個車間,各個車間再分解到班組和個人。


成本指標完不成,"一票否決"。新機制實施當年的1991年,邯鋼就實現盈利一千多萬元。1992年利潤達到1.5億元,又翻了十倍。1994年利潤突破7.8億,躋身全國同行業前三。1996年1月,國務院發文,在全國工業領域推廣邯鋼經驗,為處在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特殊時期的國有企業脫困,提供了有益借鑒。


三十多年過去,"邯鋼經驗"在一代代邯鋼人手中接續傳承。邁入新時代的邯鋼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賦予了"邯鋼經驗"新的內涵。2019年邯鋼老區退城搬遷,就是"邯鋼經驗"結出的又一成果。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王珂涵:


從邯鄲市區一路向西60多公里,今年6月剛剛全線投產的邯鋼新區映入眼簾,從空中看,新區廠房被太行山環抱,自西向東呈一字形排布,這樣的設計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呢?



河鋼集團邯鋼新區技術質量部部長 步凱:


整個是沿著西高東低這個地勢來布置,從西邊原料區域一直到東邊的成品區域,它實際的海拔落差達到了40米,這樣的話你看我們原料,它這個物流借用由高到低這個地勢能夠節約能源 ,而且是減少了碳排放,體現了一個綠色化的設計理念。


綠色化的設計,節約的是真金白銀的成本。目前,邯鋼新區推行20余項"極致能效"管理技術,軋鋼工序能耗降低50%以上。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王珂涵:


這里就是邯鋼新區的"鐵前智慧中心" 是新區煉鐵智能化管控的"大腦中樞"。搬遷過程中,邯鋼提前謀劃布局,為每一條產線安上"智慧腦"和"數字心",300多個流程實現智能化管控。


這樣的"數智化",不僅能讓生產過程控制更精準,更能切實提高生產效率。在邯鋼新區,現在每煉一爐鋼要比以前少花10多分鐘。



河鋼集團邯鋼新區煉鋼廠廠長 王要欣:


相當于每兩個小時多煉一爐鋼,我們使用這套自動化煉鋼系統以后,它的轉爐從吹煉、加料、吹氬大部分控制都能實現自動、實現精準管控。


伴隨著時代的腳步,老一輩邯鋼人為新中國建設貢獻數以億噸優質鋼材,創造了全國聞名的"邯鋼經驗"。進入新時代,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新一代邯鋼人繼續踔厲奮發,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力度,超低溫高韌鋼、醫用不銹鋼、長時效汽車板等高端產品不斷"占領"新的領域。同時,他們瞄準國家戰略需求,打造產線數字化、裝備智能化等服務平臺,為上下游企業提供全場景數智技術服務。



河鋼集團邯鋼公司規劃發展部部長 謝紅星:


面向未來,邯鋼將加快推動鋼鐵向材料,制造向服務轉變。以高質量發展的新成就,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