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視頻       

8月29日,走進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胡仁屯村的一家木工作坊,一個個質(zhì)地古樸、精致細膩的木桶映入眼簾。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棗強縣箍桶技藝傳承人王永明正在聚精會神的箍制木桶。


8月29日,王永明將木桶外壁刨平。李金剛 攝


箍桶,又稱“圓木技藝”,一般選用紋理細膩、不易變形、氣味芳香的杉木、香柏木為原材料,用刨、斧、鑿、鋸、錘等工具,經(jīng)過選材、裁料、拼板、打磨、箍口、上漆等46道工序,制作成圓形或橢圓形的桶狀生活用具。


8月29日,王永明將木桶外壁刨平。李金剛 攝


8月29日,王永明給客商介紹產(chǎn)品。李金剛 攝


今年65歲的王永明,15歲起就跟隨父親學做箍桶,在日積月累中練就了一身好手藝。他箍制的木桶具有硬度高、光澤好、不易變形、持久耐用的優(yōu)點,產(chǎn)品遠銷北京、天津、山東等地,深受廣大客戶喜愛。2019年,棗強縣箍桶技藝被列入衡水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撰文:賈獻義、丁靜怡

視頻: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