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故城一位姓馬的患者在經歷了近一個月的腹痛折磨后,終于在以嶺德衡中西醫結合醫院找到了病痛的根源——腸道息肉。這位患者自述,腹痛癥狀始于一個月前,初期并未給予足夠重視,但隨著時間推移,疼痛逐漸加劇,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馬先生表示,他最初嘗試了一些普通療法和藥物緩解,但效果甚微。隨著腹痛的持續,他開始擔憂可能隱藏著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在家人的建議下,他決定前往以嶺德衡中西醫結合醫院進行深入檢查。該院體檢科與消化科會診為他做了胃腸鏡檢查,以便進一步明確病因。結果,檢查發現馬先生的確存在一定程度的胃炎、反流性食管炎,這雖然與他的腹痛癥狀有一定的關系,但并非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病因是在馬先生的結腸、直腸中發現的多處息肉。
消化科鄂輝主任說:“經過我們抽絲剝繭的診斷,發現導致腹痛的真正原因是——腸道息肉。息肉是一種在腸道內壁生長的小肉質突起,雖然大多數息肉是良性的,但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發展成惡性腫瘤。馬先生的息肉位于結腸部位,正是這個不起眼的小肉瘤,引發了他長期的腹痛。”
目標鎖定,即以精準治療。鄂輝等人借助先進的醫療設備并組織專業的醫療團隊,為馬先生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考慮到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偏好,他們決定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西醫方面,通過內鏡手術精準地切除息肉,并對切除的組織進行了病理分析,確保沒有惡性變的風險。中醫方面,則根據馬先生的體質和病情,開具了中藥調理方案,旨在促進腸道功能的恢復和增強機體的整體抵抗力,最大程度降低息肉復發率。
術中,由于馬先生在結腸、直腸內的息肉較多,屬于多發性息肉,鄂輝及其團隊耐心細致操作,一個一個切除,做到“無一漏網”。由于其中一處創面較大,他們使用2枚鈦夾為馬先生夾閉創面,避免了術后出血。術后馬先生恢復良好,腹痛癥狀明顯緩解。“我一點兒都沒感覺疼,手術就做完了,而且還幫我避免了更嚴重的疾病,我真是太感謝這些負責任的醫生了!”馬先生為了表達謝意,特意讓家人做了兩面錦旗,送到了醫生手中。他表示,通過此番治療,不僅解決了眼前的病痛,還讓他對未來的健康生活充滿了信心。在術后的恢復期間,馬先生遵循醫囑,調整了飲食結構,增加了適量的運動,這些都有助于他的快速康復。
鄂輝主任為患者做術后檢查
此次治療的成功,不僅為馬先生帶來了健康的喜悅,也證明了中西醫結合在現代醫療中的重要價值。以嶺德衡中西醫結合醫院憑借細致入微的診斷和專業素養,識破假象,擒拿“真兇”,為患者提供了一個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案,展現了該院醫療工作者對待患者認真負責,診斷病情專業高超的一面。
同時馬先生的案例在當地社區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有類似癥狀的患者開始重視自身的健康狀況,向醫院打來咨詢電話尋求專業醫療機構的幫助。以嶺德衡中西醫結合醫院也借此機會,加強了對腸道疾病的宣傳教育和醫療培訓,提醒公眾關注腸道健康,及時發現并治療腸道疾病,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鄂輝提醒廣大患者,相當一部分大腸癌是由腸道息肉演變而來,尤其是多發性腸息肉,癌變的風險更高。因此對于腸道息肉必須高度重視,盡早切除,不給它演變、發展的機會。另外,要想分辨出腸道息肉是腫瘤性還是非腫瘤性,也必須在切除后才能進行病理檢查。
目前,絕大多數的腸道息肉能夠在腸鏡下,通過鉗除、電凝電切、EMR(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SD(內鏡下黏膜剝離術)等方法進行切除,這意味著患者在進行腸鏡檢查的同時即可接受微創手術治療,治療較為及時且創傷較小。
他還著重提到,腸道息肉在切除后,定期復查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對于40歲以上的中年人,以及腸癌的高危人群來說,即使沒有腸道息肉,也應該將腸鏡檢查加入到體檢項目之內,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文/圖 高艷爭
醫療科普溫馨提醒——
一、哪些人群屬于腸道腫瘤的高危人群?
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父母、子女、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糞便潛血試驗陽性;
既往患有結直腸腺瘤性息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癌前疾病;
本人有癌癥史;
近期有排便習慣改變;
符合以下任意2項:慢性腹瀉、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糖尿病、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等。
二、除了定期檢查,預防腸道腫瘤還可以怎么做
調整飲食。在日常膳食中減少紅肉、加工肉(如香腸、臘肉等)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全谷物、乳制品和蔬菜瓜果的攝入;戒煙戒酒。
堅持鍛煉。養成運動鍛煉的好習慣,提高身體素質,保持健康體重,避免肥胖。
積極治療便秘以及其他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