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家村隸屬深州市大堤鎮。位于鎮政府西2公里處,全村800多人,210多戶,耕地約2000畝,以農業生產為主,特色產業有蘋果樹、蔬菜大棚種植等。
追溯悠久歷史
邢家村古名王崗子村。后周設立靜安軍,以軍管縣,靜安軍治和下博縣治都在今賈城西一帶。王崗子緊鄰縣城北,所以更名為北關村。到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靜安軍依然轄下博縣。宋雍熙二年(985年),靜安軍廢、下博縣還屬深州。雍熙三年(986年),裁撤下博縣,改為下博鎮。雍熙四年(987年),設靜安縣,裁撤陸澤縣。為戍守安全,靜安縣治和深州州治均在胡盧河岸李晏口(今賈城西一帶)。直到明朝初期1412年,一場洪災,使深州城損毀殆盡,知州蕭伯辰選址遷城于今深州城址。北關村不再是州城的北關,所以村名不符其實,因該村有宋代古塔一座,塔高八級,約十丈許,村名即改為塔底村。明永樂年間,自山西遷來較多的邢姓人口在此居住,村名遂更為邢家村。清光緒年間與趙家村合并稱趙邢村,民國初,各復其名,仍稱邢家村,沿襲至今。
清代深州知州張杰為祭祀以身殉國的宋代監丞歐陽珣,撰寫歐陽祠碑文,議定六條祠堂祭祀規則。邢家村作為祠堂附近十六個村之一,確定專人參與祠堂日常管理,如果祠堂需要維修,這些人共同商議,多以募捐形式解決。祠堂每年二、九月兩次祭祀,由深州知州主持,如知州有事不能親自到場,則由州內主管教育的官員或官學教師主持祭祀。祭祀費用從趙家村、邢家村、大堤上村、英武村承種書院、馬廠的二頃四十六畝地中人們每畝所交的稅里提取少部分。還規定參與祭祀的人,每人贊助一百文,祭祀之后同吃祭肉,每桌酒席六人。這些規則都刻在了祠中石碑上。
邢家村興文重教,清朝時期有村學。村學有二十六畝四分學田,產出用于支付師生日常費用。周圍只有四個村有村學及學田,英武有學田二十畝三分,祖城西有學田十九畝,大堤上村有學田五十七畝九分,何家莊有學田二十四畝。
古時邢家村西頭曾有一菩薩廟,廟前有“神龜馱碑”石塑,民間稱為“王八馱石碑”。相傳有“大力、長壽”的含義,能給人帶來好運和福氣。廟前還有一棵數百年的老槐樹,廟內有長條供桌等。后來拆廟建學,磚瓦木材建成了校舍,供桌成了學生的課桌,一直使用到上世紀七十年代。
民國初期,邢家村曾有多名青年到北京玉器作坊學徒,后因戰亂紛紛回家。解放后,天津成立玉器廠,還有人到邢家村尋訪玉器民間藝人。
追尋紅色記憶
抗戰時期,邢家村屬冀中六分區深南縣。本村熱血青年積極參加抗日活動,有的參軍到八路軍120師、冀中軍區警備旅等主力部隊,從正面戰場打擊敵人,有的在區小隊、縣大隊等地方武裝配合主力部隊開展敵后斗爭。生于光緒末年的王書勤(王慎齋)是區小隊秘密交通員,還負責深南縣委辦的《莊稼報》、冀中六地委辦的《團結報》的發放工作。常在敵人眼皮底下傳遞情報,且多數時候單槍匹馬孤軍作戰,可謂危機重重,九死一生。交通員傳遞情報互相都不見面,按照指令到某村某個墳地或某棵樹下送、取情報。這些情報有敵情,也有我軍戰報,要傳遞及時,要確保安全,否則會造成嚴重后果。交通員既要機敏,又要膽大,能夠坦然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他們傳遞的信息有的會刊發在《莊稼報》或《團結報》上,他們還要秘密將報紙傳遞到全縣、全區。英武、淺莊等村是《團結報》的主要創作基地,有可靠的堡壘戶掩護我宣傳干事以及印刷設備。王書勤和英武村劉騾子都是區小隊交通員,也都是兩報外圍人員。兩人常在一起執行任務,成了生死之交的戰友,后來還將孩子互認了對方干親。兩人槍法極準,尤其劉騾子還是村游擊組長,能雙手打槍。他們兩家還都是本村的堡壘戶。
1942年“五一反掃蕩”期間,我區小隊在王書勤家中隱蔽,夜里王書勤為區小隊背回一箱煎餅作為補給。區小隊為保險起見,半夜撤退出村。王書勤大清早出門送煎餅箱子,見一個日本兵和一個偽軍扛著槍朝村里走來,此時已來不及躲閃,只好迎頭朝前走。日本兵沖著王書勤一通亂叫,偽軍翻譯說讓他跪下回話,問他干什么去?王書勤好漢不吃眼前虧,裝出一副可憐相,照著偽軍說的下跪,說自己有事出門走親戚。日本兵端起大槍朝著他的后腦勺就要開槍,王書勤正想著如何脫身時,日本兵的槍口一抬,朝別處開了槍。原來日本鬼子就是想嚇唬他。此時,又有日偽軍陸續進村搜索抗日分子,進了附近一處農家院。這倆日偽軍也跟著進了院。王書勤見敵人離開,仗著熟悉地形,三轉兩轉出村脫險。
邢家村青年邢立興是冀中軍區某部青年連戰士,參軍后英勇作戰,1945年不幸犧牲于解放藁城的戰斗中。其英名被刻于烈士碑上,簡介被列入《深縣志》書中。
1948年底,毛澤東主席發出抽調老區優秀干部隨軍南下“去占領廣大新地區”的號召。在區小隊擔任隊長的徐月波被選派南下,因母親擔心兒子,不想讓兒子遠行等原因,未能成行。王書勤參加革命多年,積極報名南下,組織上認可其工作能力,但考慮到年齡偏大,而未批準。
追逐時代夢想
新中國成立后,邢家村和鄰村趙家村是一個支部、一個大隊,之后分為兩個支部、兩個大隊。1974年王滿倉擔任邢家村支部書記。上任后通過在縣林業局工作的親戚王秀賞以及技術員程振澤測試本村土壤,論證適合種蘋果樹,開始在全村推廣種植。深南一帶大多是小麥、玉米等大田作物,村民沒有種果樹的經驗,因此不種糧食、改種果樹的決策具有極大的挑戰性。但是支部正確引導,堅持不懈,讓群眾看到了果樹收益,才開始大面積種植。
1975年底王開成接任支部書記后,帶領村民學習先進果樹管理經驗,科學種植,改良品種,拓展市場,進一步提升了果樹效益。之后包產到戶,村民種蘋果樹的熱情有增無減,產量、收入均穩步提升。穩定的村“兩委”班子為村民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多年來,蘋果種植和蔬菜大棚種植齊頭并進,為村民帶來了可觀收入。蘋果品種由紅星、黃元帥、王林到今天的短枝富士,一直在更新換代、轉型升級。五十年來,蘋果種植早已成了邢家村的特色風景、靚麗名片和富民強村的支柱產業。因此,黨建引領、產業振興、村容村貌、人居環境等各項工作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邢家村所獲各級的表彰若干、榮譽無數。
往事可憶,未來可期。邢家村正乘新時代改革春風,搶抓鄉村振興發展機遇,闊步前行,創造著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作者:季竹林 編輯: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