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結束一天的勞作,從田間或樂器廠歸來,邀上三五好友,坐在院子里吹起薩克斯、長笛……在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鄉村文明與音樂文化完美融合。小鎮通過“音樂+鄉村+旅游”的方式,打造了以創意文化、原創音樂孵化和特色教育體驗項目為主的鄉村旅游新業態,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新畫卷。


近年來,武強縣充分發揮中國木版年畫藝術之鄉、中國管弦樂器生產基地、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等獨特優勢,打破“就文化抓文化、就旅游抓旅游”的傳統模式,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出了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


武強縣充分發揮全省文化產業“十強縣”優勢,促進樂器、年畫、文化旅游三大特色文化產業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他們發揮樂器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采取“龍頭企業+小型加工廠+作坊”模式,通過龍頭接單、分解工序、統一標準、共同生產的方式,帶動更多群眾參與樂器生產加工。目前,培育發展年畫門店、作坊126家,帶動1300余名群眾從事年畫制作。該縣以成功入選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先后建成周窩音樂小鎮、武強年畫博物館兩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重點打造蒙牛乳業國家3A級旅游景區、金音樂器集團以及嘉華樂器等工業旅游景點。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武強縣健全完善人才培養、管理、激勵機制,引導各類人才向鄉村一線集結,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圍繞西洋樂器產業體系,選樹具有專業特長、掌握高超技能的“武強工匠”,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師徒傳承、以老帶新等形式培養年畫人才,并邀請中央美院教授以及年畫非遺傳承人等開班授課,壯大年畫人才隊伍;評審木版年畫技藝縣級非遺傳承人,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選擇文化程度較高、熟悉電腦操作的群眾進行電商培訓,拓寬樂器產品網上銷售渠道,助力群眾增收。


武強縣始終堅持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協調發展,用樂器文化陶冶群眾藝術情操,營造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文化環境。他們組建各類文化團體40余個,其中西洋樂隊16支,定期展演;舉辦中國吉他文化節、全國大學生鄉村音樂節等系列活動,提升武強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采取“企業+學校+家庭”模式,開展樂器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三進”活動,推動樂器走進群眾生活。他們改造提升縣域內石黃高速、307國道、040省道等主要交通干道沿線環境,重點打造音畫之旅、農耕之旅、生態之旅、紅色之旅四條旅游路線。以樂器、年畫等文化旅游資源的傳承、保護和利用為抓手,培育“天然、綠色、鄉土”特色生態文化產品和服務,倡導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生產方式。


以黨建為引領,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武強縣將黨的領導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他們鼓勵龍頭樂器企業采取“企業+支部+農戶”模式,創立鄉村振興車間,帶動群眾就業增收;實施農村基層黨組織陣地提升工程、素質提升工程,制定陣地建設“十項標準”和干部隊伍素質提升“十項內容”,創建72個黨建示范村,帶動全縣黨建工作整體提升;對全縣“兩新”組織黨建示范點開展星級評定,打造“畫鄉樂章”黨建示范帶。目前,已評定黨建示范點34家,其中一星級14家、二星級16家、三星級4家,成為非公黨建工作的“名片式地標”。


經過不斷改革創新,武強縣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成效初顯,入選全國首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去年,全縣共接待游客119.15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10.73億元,輻射帶動3.3萬人增收。推進年畫產品開發,形成了年畫餐具、飾品、工藝品等20多個系列、100多個新品種,暢銷全國和世界數十個國家及地區,年產值達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