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拍攝的雄安科創中心。河北日報記者 耿輝攝
一座把創新刻進基因的城市,處處涌動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踔厲奮發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萬千氣象。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雄安新區視察時強調,使雄安新區成為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省委、省政府深刻認識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創新之城、魅力之城、未來之城,貴在創新、成在創新,堅持以創新的思維和理念抓創新,讓各方來客一到雄安,就能感受到雄安新區撲面而來的現代化新氣象。
未來之城拔節生長的過程中,創新的動能始終澎湃——
應用場景不斷“上新”,加速集聚優質創新資源;
科技創新在視野格局、資源集聚、創新能力、轉化應用、體制政策等方面實現一系列突破;
產業創新開辟若干新賽道,重點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搭建一流創新平臺……
行走在雄安大地上,能真切感受到,這里的空氣中充滿創新的味道。
打造應用場景,加速集聚優質創新資源
7月25日,記者走進雄安機器人大廈。一個約1000平方米的展廳內,集中展示著近百項先進技術產品,它們都是2024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系列大賽的獲獎作品。
在雄安打造未來之城場景匯活動,是省委、省政府著眼更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搭建科技、產業、金融緊密對接平臺,推動先進技術在全省孵化轉化產業化作出的創新性、探索性改革部署。5月27日至6月26日,2024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10項大賽28個賽道決賽在雄安集中舉辦,來自全國818家企業團隊的1320項作品參賽,共有377項獲獎作品在雄安乃至全省開放的近百個應用場景中積極尋求落地機會,其中包括由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發的“北斗+室分地下空間導航”項目。
日前,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發團隊來到雄安新區啟泰花園地下車庫進行路測。精準到“車位級”的導航,讓駕駛者開車進地庫再也不迷路。
雄安新區是國內首個大規模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的城市,巨大的地下空間呼喚精準的地下導航服務。2020年,北京郵電大學和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組成聯合研發團隊,開始了“北斗+室分地下空間導航”技術攻關。再過不久,這項能夠精準實現地上地下一體化定位導航的技術將在“雄安行”上線,服務大眾。
填補行業空白的作物原位健康無損診斷儀、新型高效硅異質結光伏組件、農業智能AR眼鏡、城市運營服務大模型……依托場景匯這一創新平臺,一大批先進技術、前沿產品和最新創意匯聚雄安。
賽投聯動,突出創新與資本這條主線,讓好項目留得住、用得了,有效助力科技創新行穩致遠。
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的全息智能自動設計機器人項目不僅在場景匯決賽建筑機器人賽道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在風投資本對接會上,也受到應用企業和風投公司的青睞。
以現實需求為導向,深度挖掘雄安乃至全省巨大的場景潛力,搭建場景供需對接平臺。大賽組織了11場專題場景打造對接會,發布近百項未來城市場景,參賽團隊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發創制,提高了參賽作品和場景應用的契合度。
用應用場景打開更多科技創新“風景”,越來越多優質創新資源和多元創新主體正在加速向未來之城集聚。
瞄準未來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
擁有20多年航天專業學習工作經歷的付仕明,如今擁有雙重身份,一個是北京星際開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一個是雄安星際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兩個公司都瞄準未來產業,專注于小型貨運飛船的研發。目前,公司的小型貨運飛船已經完成研制,具備開展首次飛行的技術條件。
付仕明與雄安的緣分,始于去年10月。彼時,業內好友——中國航空學會理事長林左鳴向他介紹了雄安新區一系列鼓勵空天信息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抱著“先看看”的心態,付仕明來到雄安。一趟考察下來,新區對于空天信息產業的政策支持、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他決定在這里扎根。
今年1月,雄安星際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在雄安科創中心完成注冊。目前,公司辦公區正在加緊裝修。
“雄安新區注重創新和科技發展,鼓勵企業搞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把空天信息產業作為重點來發展。”空氣中的創新味道,讓付仕明感受到了城市的勃勃生機。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龍頭項目和“鏈主”企業的牽引帶動。
目前,位于雄安新區啟動區的中國星網總部大樓正在進行裝修,星網數科、星網共享、星網易聯供應鏈3個二級子公司已完成注冊;航天科工集團旗下航天數字、航天愛信諾等子公司和創新業務板塊先后注冊落位;雄安空天實驗室、北京郵電大學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等一批空天領域創新平臺落地新區……
產業鏈條越長,產業集聚效應越強,產業發展潛力就會越高。伴隨著中國星網落戶雄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逐漸向新區聚集。
構建開放創新生態,雄安新區出臺《支持企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等一攬子“硬核”政策,重磅發布“雄才十六條”,打造空天信息、智能網聯、軟件信創等21個主題樓宇,引進一批創新能力強、引領作用大、研發水平高的領軍企業和高成長型科技企業。
瞄準未來產業,雄安以開放的姿態、務實的舉措,打開擁抱新質生產力的嶄新藍圖。
搭建創新平臺,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7月25日,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一期B2棟二樓咖啡廳內,不時有人進進出出,圍坐桌前的人們認真地交談、討論。這家被稱作“創新人才咖啡”的咖啡廳很熱鬧,主要服務對象是園區工作人員。外骨骼人形機器人、元宇宙、數字孿生、低空經濟是這里談論的熱詞。
去年10月,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總經理助理徐天鴻來到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工作。為了讓更多科技企業與目標客戶可以坐下來深入對接,他們在這間咖啡廳舉辦了數十場創新創業分享沙龍活動,不少合作項目就在這里“談妥了”。成立近1年來,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對接科技企業5000余家,高效聚集企業100余家,不少科技成果在這里落地生“金”。
科創企業加速聚集,對中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打通從實驗室到應用場的“最后一公里”,雄安科創中心中試基地為入駐企業搭建了包括政策服務、產業投資服務、產學研合作服務等在內的八大服務保障平臺。
創新、立體、突破……深入雄安城市肌理,一座座主題樓宇正上演拔節向上的“生長記”。
商務服務中心健康中國傳播大廈、華望城設計中心大廈、中交未來科創城智慧交通大廈……2023年11月以來,雄安新區已有21棟主題樓宇揭牌投入使用,促進細分產業強鏈、延鏈、補鏈,呈現出“辦公上下樓,產業上下游”的良好態勢。
布局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雄安新區科創“大格局”逐漸打開。
雄安高校協同創新聯盟、百家科研院所創新發展聯盟成立,雄安創新研究院創建多個科研平臺,為科技創新積蓄了新動力。
如今,在雄安,創新平臺正在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強不強”轉變。創新平臺聚集效能進一步彰顯,匯聚起科技創新的澎湃合力。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