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臨近晌午時分,阜城縣古城鎮西馬村的“同心食堂”漸漸熱鬧起來。村里的20多名老人,循著四溢的飯香來到“同心食堂”。圓桌旁,66歲的五保戶馬連明,正與幾個老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西紅柿炒雞蛋、豆角炒肉、黃瓜拉皮,還有大鍋菜、饅頭、小米粥,雖然都是家常飯菜,但是比自己做得香多啦!吃著舒服,實惠還省事兒。老伙計們在一塊吃著也熱鬧,省得一個人覺著沒意思……”馬連明笑著豎起大拇指,為食堂點贊。



在西馬村,這座專為60歲以上老人設置的“同心食堂”,讓村里老人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上都“吃”出了美美的“幸福味”。“我們食堂定的有食譜,根據老人們的口味和需求每天一換。肉、蛋、奶、菜樣樣齊全,基本上是天天不重樣。特別是中午,都是葷素搭配,最少三四個菜,想吃哪個吃哪個。”“同心食堂”負責人姬艷麗說。


西馬村距離阜城縣城5公里,村里常駐人口不到260人。村里大多數年輕人外出務工,有的老人住不習慣城市樓房,自己還是守著村里的幾間瓦房。這些留守老人們,大多數因年紀大了腿腳不利索,趕集買菜不方便,一日三餐營養也跟不上,很多時間靠熱剩飯或自己湊合做,時間長了,吃飯竟成了麻煩事。


馬連明回憶著自己做飯的場景道:“原來自己一天三頓飯,沒有規律,餓了就做,經常是湊湊合合。有時在集上買的菜也放蔫了,做出來也不好吃。”


近年來,西馬村堅持黨建引領,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聚焦村內特殊困難群體及老年群體需求,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積極帶領村民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富民產業,實行“黨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了阜城縣匯鑫園農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水果玉米1000畝,村集體收入每年也可達20萬元,預計三年內村集體收可達50萬元。在此基礎上,2023年12月,村里籌劃建設了“同心食堂”。


西馬村的“同心食堂”,可容納100人,在這里就餐的老人每天只需要拿4元錢,早晚各1元,中午2元,不足部分由村集體補貼,守住了老人們的美好“食”光。“現在村里的留守老人越來越多,我們就是為了解決在外務工的人的后顧之憂,讓這些老人們在食堂吃喝方便、干凈又衛生,也有營養,同時解決他們獨處造成的精神寂寞問題,在全村樹立起一種‘你養我小、我陪你老’的村風。”西馬村黨支部書記馬濱說。


“孩子們都在外地上班,原來總是惦記我們,怕我們舍不得吃,抽空就往家跑。村里有了‘同心食堂’,他們也就放心了,在外邊工作也安心了。我們這些老人一塊兒吃飯,嘮嘮家常,大伙兒就跟一家人一樣。”村民馬秀然高興地說。


據了解,“同心食堂”還承擔村里的紅白喜事就餐,標準在每人20元左右,一桌12個菜才200多元,比到鎮上的飯店每桌要省近300元,減輕村民了負擔,引領著移風易俗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