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我市將節能降碳工作做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抓手,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用能管理和能效水平提升,全市生產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節能降碳成效顯著。經初步測算,截至2023年底,我市萬元GDP能耗(扣除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費)累計下降16%以上,已超額完成省定“十四五”下降14.5%的目標任務;2021至2022年,我市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20.6%,超額完成省定“十四五”下降20%的目標任務。


產業綠色化程度不斷提高。嚴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準入關口,強化“兩高”項目日常監管,開展“兩高”項目專項節能監察。推動重點行業企業環保績效創A,深入開展入企幫扶,指導創A企業高質量編制“一企一策”創A方案。加快實施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以綠色工廠創建為抓手,選擇一批綠色發展基礎好、代表性強、有創建意愿的企業作為培育對象,建立綠色示范培育庫,進行重點跟蹤培育、精準服務,助力企業綠色轉型。2023年,我市衡水巴邁隆木業、河北冀衡藥業等12家企業獲評省級綠色工廠,博洛尼智能科技(衡水)有限公司、河北瑞豐科技等14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


有序推動能源低碳轉型。聚焦落實“雙碳”目標任務,積極推進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結合自身實際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能源消費結構持續低碳化。截至2023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占全市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比重達到72.4%和50%,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7和12.9個百分點。


建筑節能水平不斷提升。2023年,全市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100%,新開工工程綠色建筑標準執行率為100%,竣工的綠色建筑占已竣工的民用節能建筑比例100%,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56.43%。全市新開工建設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16.7萬平方米,完成了省定新建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15萬平方米的年度目標任務,我市超低能耗建筑試點納入全省超低能耗建筑試點范圍。


交通運輸結構持續優化。對我市大眾貨物年運量150萬噸的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進行重點監測,目前涉及的兩家發電企業,均已接入鐵路專用線,2023年公轉鐵貨運比例100%。鼓勵指導公交、出租企業使用新能源車輛,積極宣傳國家稅費減免政策,落實行業補貼政策,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交車1814輛,新能源比例為82.47%,2023年度新增公交車新能源比例達100%。


“無廢城市”建設深入推進。在全省率先出臺《衡水市“無廢細胞”建設評估指南(試行)》。截至目前,已建成并命名“無廢學校”“無廢機關、事業單位”“無廢鄉村”共計221個;海偉電子新材料被評為“省級無廢工廠”,實現我市“無廢工廠”零突破。打造“無廢城市”衡水樣板-“氣、電、熱、肥”聯產生態循環模式。將“無廢”理念、行為、模式融入衡水國際馬拉松籌備、舉辦和賽后利用的全過程、各領域和各環節,探索發布“無廢馬拉松”技術導則。組織“無廢城市”系列宣傳活動,營造政府、企業、公眾等多方積極參與“無廢城市”建設氛圍。


通訊員:鄭昭宏、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