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清晨,陽光灑落在故城縣鄭口鎮大運河歷史文化街區南頭的運河大橋上。此時,李保慶身著華美的表演服飾,頭戴獨特的雉雞尾頭冠,引領著一群鼓手,擂響震天的架鼓。鼓聲隨著節奏變化而起伏,鼓手們邊擊打邊舞動,場面恢宏,氣勢如虹,引得眾多路人駐足觀賞。
李保慶,這位武官寨運河架鼓的第五代傳人,如今已年過半百。他從12歲就跟隨著父輩學習架鼓技藝,鼓聲伴隨著他成長的歲月。然而,生活的壓力曾讓他一度放下鼓槌,外出打工謀生。無論走到哪里,他心中始終牽掛著家鄉的運河架鼓。
“那些年,我雖然身在異鄉務工,但每當聽到鼓聲,就會想起家鄉的大運河和架鼓。”李保慶回憶道。早些年,因為僅僅靠務農收入,難以支撐起他對運河架鼓的熱愛和執著。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對運河沿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武官寨運河架鼓走入人們視野的機會越來越多,每逢重大節慶日,縣里都會邀請李保慶帶領架鼓隊進行表演。
“現在,演出的機會比較多,大到縣里的重大活動,小到婚喪嫁娶,經常會邀請我們去表演,專職表演收入也很可觀。以前,都是從外地趕回來再表演,現在顧不了,演出很多,根本沒有時間再出門務工了。專職傳承運河架鼓文化,圓了我兒時的夢。”李保慶的回歸,為這項傳統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李保慶的帶領下,武官寨運河架鼓隊不斷壯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他們中有的已年過七旬,但依然精神矍鑠;有的則不滿二十歲,充滿朝氣。“現在,隊里年紀最大的有79歲,最小的才14歲。”李保慶笑著說。這支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架鼓隊,正是運河文化傳承的生動寫照。
武官寨運河架鼓,因在故城縣武官寨村傳承而得名。據悉,清朝末年的武官寨村民李登選,自幼喜歡打鼓,近乎癡迷。他到處登門拜師學藝、潛心研究,并根據大量的演出實踐,自成一派,匯編了《武官寨運河架鼓鼓譜》。運河架鼓已有一百余年的歷史,在保持原生態的基礎上,緊跟時代步伐,不斷被賦予新的藝術內涵。
武官寨運河架鼓是一種純打擊樂合奏,由大鼓、小鼓、鐃、镲和鑼等樂器組成。鼓聲雄壯有力、威武;镲聲響亮、穿透力強;鑼音則低沉、寬廣。樂隊的組成分為大隊、中隊和小隊,大隊100余人、中隊30人、小隊15人。演出時長6分多鐘,節奏鏗鏘有力,鼓點豐富多變、聲音威武高亢。大小鼓分齊敲、分敲、單敲、領鼓等項目,花樣繁多、響徹震天、氣勢大氣磅礴、場面蔚為壯觀。
2017年,武官寨運河架鼓成功入選河北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冀魯運河兩岸的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擴大,男女老幼愛好者眾多,成為市縣重大活動和域外文藝匯演的民間藝術主角。作為運河文化的承載者,武官寨運河架鼓正在迎來新時代發展的春天。
故城縣文化館館長李志勇介紹:“武官寨運河架鼓不僅僅是一項民間藝術,更是我們故城縣,乃至整個大運河文化帶的一份重要文化遺產。近年來,我們積極響應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號召,努力挖掘和傳承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但也看到了運河架鼓在新時代的發展潛力和廣闊前景。”
李志勇還提到,縣文化館已經制定了詳細的保護和傳承計劃,包括開展運河架鼓的培訓班,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學習和繼承這一技藝;組織運河架鼓的展演活動,讓更多的人能夠親身體驗到這一藝術的魅力;同時,他們也在積極探索將運河架鼓與現代藝術元素相結合,創作出更具時代特色的作品。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讓武官寨運河架鼓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傳統與現代的橋梁。”李志勇充滿期待地說。
在武官寨運河架鼓成功申遺的推動下,故城縣的文化事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縣文化館正以此為契機,深入挖掘和整理本地的文化資源,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以期在推動文化事業發展的同時,也能為當地的旅游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訊員:李洪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