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揭開了大運河新的篇章。圍繞大運河歷史文化研究不斷深入,保護利用工作全面展開,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大運河衡水段進行農田灌溉及排澇所建的相關設施遺存,作為一個歷史時期的產物,構成大運河文化遺產鏈條的一個環節,也成為當今需要保護的歷史實物資料。


大運河流經衡水東部故城、景縣、阜城三縣,衡水段全長179.05公里,其中故城縣75.2公里、景縣73.2公里、阜城30.65公里。有永濟渠、封氏墓群、開福寺舍利塔、華家口夯土險工、鄭口挑水壩、霞口揚水站、戈家墳引水閘等眾多文化遺產。


經過資料查閱和實地調查,大運河進行農田灌溉及排澇所建的相關設施,大部分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很多已經被拆除或改為他用,能夠反應當時使用狀況的遺存、遺跡也逐漸減少。這些承載著歷史印跡的遺存、遺跡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故城縣、景縣、阜城縣雖緊靠運河,水源條件較好,但因歷史條件所限,新中國成立前,在農田灌溉方面一直未能很好開發利用。長期以來,農業處于“等雨下種”,“靠天吃飯”的局面。時至1949年,只有少量河灘菜地能夠澆灌。


史料載“萬匯百昌,實憑膏雨”(《清光緒故城縣志》卷二),遇到天旱只好借助“神靈”保佑。明萬歷《故城縣志》載有《大旱禱雨文》兩篇。那時,人們以為運河水大“不可引水入里”,水小“又不能引水上行”因而對運河僅可“防患”,“遑遑不可言利”。民國《景州志》卷一84頁地勢水利篇-灌溉載:運河沿岸,引河水以資灌溉未為不可,惟運河每至春末夏初,河水缺乏甚至攝衣可涉,如園圃少數植物尚可借灌溉之用,若大宗農作物依次灌溉,東西兩岸互相仿效,勢必致河水缺乏交通中斷,且夏秋之交河水暴漲,導引河水損害提防遺誤更屬匪小故。


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人民大力開發利用運河水資源,發展農田灌溉。自1952年建成第一座抽水機站,1958年修建第一座引水閘開始,到80年代,沿運河各縣共建規模化引水閘20余座,固定揚水站80余座,引水渠20余條。這些引水灌溉工程對減輕和抗御旱災威脅,防洪排澇,實現農業高產穩產,發揮了巨大作用(數據來源:相關縣志、水利志)


經過走訪了幾十個村落,上百位村民在各縣相關部門的協助下,發現眾多相關遺跡遺存,大部分已經毀壞嚴重或拆除新建,有的只剩少量磚瓦碎塊,能辨別出其時代印記及功能區域的僅屬少數,我們將幾處相對重要的舊址、遺址記錄下來僅供鑒賞。


天水屯揚水站遺址


天水屯揚水站遺址:位于西半屯鎮天水屯村東南約500米處。該揚水站始建時間為1959年,上世紀80年代停用,90年代末廢棄。大運河左岸大堤東側殘存石砌護坡、輸水管支座、機房遺址、蓄水池、輸電線桿等遺跡。據村民介紹,該揚水站大約2000年左右廢棄,被干渠引水替代。


頭屯穿堤涵洞進水口


頭屯穿堤涵洞:位于頭屯村東南1.3公里,距大運河約600米。涵洞南北走向,穿堤而過。涵洞漿砌石結構,涵洞進水口上方設有引水閘,2道閘門均缺失,涵洞左側水泥抹面雕刻“大干快上”,右側為“抓綱治國”標語;涵洞出水口上方有五角星標志,由高到低依次寫有 “紅旗涵洞”“袁莊公社”“一九七〇年六月一日建”。


蘇官揚水站機房


蘇官營灌排揚水站舊址:位于景縣留智廟鎮東王家村東南約500米處。始建于1964年,二十世紀70年代因跨省用電問題停用,后經重修恢復,80年代末廢棄。


蘇官營灌溉揚水站位于大運河左岸大堤內,現存機房6間、蓄水池1個、穿堤涵洞1座及水渠等。揚水站機房南墻下部為進水管道,上方墻面以水泥抹面。北向以護坡連接引水渠通往前進渠實施農田灌溉。


該揚水站西側約30米有一座水閘,已廢棄,水泥抹面上刻有“景運□”,據景縣水利志征求意見稿173頁載:首先在南運河左岸蘇官營村南建成“景運一閘”,由此推測水閘上方刻有“景運一閘”。


景運一閘出水口


以上幾處大運河衡水段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農業生產設施遺存,具有代表性,從建筑形式、建筑風格、設施現狀都可以反應當時的生產規模與工作條件。隨著農業生產的不斷進步,生產形勢的更新,大中型灌排設施已被多種形式的先進設備所取代。通過調查發現,逐年消失的這些歷史遺存,通過整修或者還原等形式,可以向公眾展示,供人們參觀,使后人了解過去、了解農田灌溉排澇及農業生產歷史。 (衡水市文物保護研究院宋景棋、王春杰、王琳)


編輯: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