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衡水有著不解之緣,多年前曾慕名到衡中求學。當時聽到衡水人有點凡爾賽地說,衡水沒多少教育資源,把中學教育做到了舉世聞名,把衡水老白干酒、六個核桃飲料做到了暢銷全國,說明咱衡水人還是能干(成)點(大)事的!


大學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竟陰差陽錯來到從未關注過的衡水景縣(景州),沒想到這座看似平凡的縣城竟有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景縣即現在的景州,地處齊魯文化和燕趙文化的結合部,西漢儒學大師董仲舒就是景州人,他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創了中華2000多年思想一統的先河。


這里有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華家口夯土險工遺址。大運河是古代勞動人民在東部平原上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從隋唐到明清,在以水運為主的年代里是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動脈,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澤被至今。屹立千百年的華家口夯土險工,為世界人民治理水患貢獻了中國智慧。


古老的大運河蜿蜒流淌,不僅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興盛與繁榮,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大交流,各種地域文化相互接觸、交融、整合,形成了博大、包容和開放的運河文化,并深深地影響著生活在這里的一代代子民。


在這里有一座古塔,百姓俗稱為景州塔。以簡潔的線條、巍峨的雄姿,傲然不群、遺世獨立,不論是因佛教信仰而建,還是因傳說鎮河妖而建,它都猶如一座燈塔,高高聳立在大運河西岸,見證了大運河曾經的熱鬧與輝煌。滄海桑田,世事巨變,如今的運河已失去運輸功能,成為了生態河、景觀河,仍與這高塔對望,緬懷著遠古的故事。


這里有一座周亞夫墓園,紀念治軍有方的西漢名將周亞夫。周亞夫以善于治軍領兵,漢武帝閱兵細柳營的歷史典故傳為千古美談。行走在以周亞夫命名的大街上,遙想將軍當年抗擊匈奴入侵、平定諸侯叛亂,為漢朝的統一立下了不世之功,景州人從心底多了一份自信與從容,增強了干事創業的勇氣與魄力。


這里沒有西北黃土地的蒼茫豪放,也沒有江南水鄉的溫婉旖旎,只有華北平原的廣袤無垠和農耕生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陣運河風吹來,平添了奮力的纖夫和嘹亮的號子聲,更帶來了新鮮的事物與生活方式,不同的思想文化和異域風情互相學習借鑒、交織滲透,形成了開放包容的運河文化精神。


我常想,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每一地都有自己獨有的根源,或是歷史故事,或是文物遺跡,千百年來沉淀成一種滲入血脈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滋養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從運河文化的開放包容到周亞夫將軍的豐功偉績,鑄就了景州人博大的胸懷與頑強的精神,如今的景縣聚焦特色主導產業,把鐵塔鋼構通訊塔產品做到了全國市場的60%以上,貨叉產量居世界第一。


屹立千年不倒的景州塔,凝聚著景州人的驕傲與自豪,風景秀麗的運河兩岸,已成為景州人休閑娛樂的打卡地。行走在被運河滋潤的景州大地,包容博大的文化基因深深感染著我,自強不息的運河精神時刻鼓舞著我。祝愿大運河創造新的歷史,景州鑄就新的輝煌。


作者:趙漢卿  編輯: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