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交逾七載,今日始相見。2024年5月22日,我與丹鳳秦鼎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國奇先生在秦嶺南麓的陜西省丹鳳縣武關鎮毛坪村得以相聚,談詩論茶。


與國奇先生相識,緣于2018年“茶香秦嶺四月天”首屆秦鼎杯文學征文活動。“丹鳳”這個美麗的詞語吸引了我,感覺“丹鳳朝陽”就是為這個地方而生的成語。丹鳳縣,因縣城襟帶丹江、背依鳳冠山而得名,屬于陜南地區,是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故鄉。丹鳳秦鼎茶業有限公司的茶葉生產基地位于武關鎮毛坪村,“秦人重諾,一言九鼎”經營理念賦予企業深厚的文化內涵。


經過大量研讀網上關于丹鳳和秦鼎茶的資料文獻,我創作出了組詩五首《飲秦鼎茶記》。那是2018年4月20日的一個晚上,我正在飯店與幾個朋友小聚,忽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自稱是丹鳳秦鼎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于國奇,說我的詩歌獲得了“茶香秦嶺四月天”首屆秦鼎杯文學征文一等獎,并闡述了他對這組詩的理解,尤其喜歡那首《羊吃草,人喝茶》,營造出了清靜無為的境界,完美詮釋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們通話達半小時之久。從2018年到2024年,“茶香秦嶺四月天”秦鼎杯文學征文已連續舉辦了七屆,我的詩歌作品繼獲得首屆一等獎之后,又獲得第四屆一等獎,第五屆二等獎。他幾次邀請我到丹鳳采風,參加頒獎會,由于諸多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2024年5月20日,國奇先生從我的朋友圈看到我來西安參加詩詞大會的消息,便盛情邀請我去丹鳳采風。22日臨近中午,我和愛人坐火車如約來到丹鳳,國奇先生和毛坪村原第一書記段海波開車到火車站來接站,老友相逢,一見如故。他們提議到秦鼎茶生產基地武關鎮毛坪村去吃午飯,我欣然應允。


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人的于國奇是位有著文學情懷的儒商,喜歡詩歌和歷史,見多識廣,對丹鳳的歷史了如指掌,能背誦出許多與丹鳳歷史有關的古詩詞。段海波是丹鳳縣農業農村局干部,曾任毛坪村第一書記,也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丹鳳地域文化學者。縣城距離毛坪村47公里,現在的312國道就是昔日的商於古道,為古代軍事、政治、商賈之道,其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該古道起于楚、秦北南通商中心和關口的“商邑”,止于河南省內鄉縣柒於鎮,全長約六百里。


車到毛坪村,簡單午餐之后,即來到秦鼎茶業生產基地。這里,位于秦嶺南麓、丹江流域,海拔在600米至900米之間;這里,霧日天氣多,晝夜溫差大,生長周期長,所產茶葉湯色綠亮透明、香氣濃郁持久、口感鮮醇爽口。國奇先生介紹說,路邊的曲徑長廊就是根據我的詩《秦鼎茶,歲月賦予的驚艷》意境而營造出來的。每逢頒獎會的時候,就會有幾個穿漢服的美女站在長亭下演繹詩的意境。仰頭望去,只見半山腰處茶樹婆娑,長在石頭上的茶樹雜于樹林草坡之間,不是集中連片,而是屬于散養,少則三五畝,多則七八畝,尤以朝東的馬蘭溝、石門溝產的茶葉為最佳。


走進秦鼎茶室,國奇先生先沏上一壺秦鼎綠茶,就是山上長的那種巖茶,頓時茶香四溢。談起秦鼎茶,于國奇就像談論自己的孩子一樣,興致勃勃、神采飛揚。他介紹說,自古香茗出深山,爛石好水生好茶。爛石茶與西洛水是丹鳳雙絕,就像龍井茶與虎跑水是杭州雙嬌。在《茶經》中,爛石茶與西洛水都留下了清晰的印記。丹鳳居于秦嶺淺山地帶,多麻巖礫石,風化程度高,具有薄、軟、碎的特點,利于茶葉生長,有“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的記載。生長在爛石之上“散養”茶樹,不容易傳染病蟲害,不打農藥,綠色生態。茶圣陸羽沿漢水流域品泉較水,曾西行至商州武關,品鑒過“武關西洛水”,并將其評為天下第十五佳水,記載曰“商州武關西洛水第十五,未嘗泥。”秦鼎茶便是好茶與好水的相遇,它的馨香讓人們奔赴而來,沒齒難忘。


一壺秦鼎綠茶過后,國奇先生又給我們泡上一壺老白茶,用山上的巖茶自然發酵而成。2012年以來,丹鳳秦鼎茶業有限公司先后引進了安吉白茶、陜青、西湖龍井、黃金芽等品種。他說:“老白茶需要多泡一會兒,喝到第四五泡之后,茶湯味道會更佳。咱們先去茶園看看,回來再接著喝。”我們戴上遮陽斗笠,挎上小竹簍,來到茶園里體驗采茶。綠油油的是陜青、白茶和西湖龍井,金黃的是黃金芽,嫩芽兒尖尖令人憐愛。國奇先生教我們如何采茶:“兩個手指捏住牙尖,輕輕往上提,不要掐,減少切口的氧化,利于茶樹生長。”


2019年至2021年曾擔任毛坪村第一書記的段海波對秦鼎茶業有限公司非常了解。他介紹說,秦鼎茶業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領頭羊。他們以自營生產基地為核心,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與周邊農民、貧困戶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建立了標準化茶園4500余畝,帶動農戶400余戶、貧困戶30戶勤勞致富。去年9月,喀麥隆、中非、埃塞俄比亞、加納等國家的“非洲國家青年媒體人研修班”參訓學員一行40人走進毛坪茶園,了解秦鼎茶,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


踏上木棧道,穿過生機盎然的茶園,走進茶文化展廳。國奇先生親自當起了解說員,從唐前巴蜀茶、唐宋山南茶、明代漢中茶、清代紫陽茶,講到當今的秦鼎茶、丹鳳茶,如數家珍。他說:“老家是丹鳳縣棣花古鎮的著名作家賈平凹5月19日來到毛坪茶園,他的長篇小說《山本》里多次提到過武關毛坪。前些日子,丹鳳籍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陳倉也來過毛坪茶園,我們也是好朋友。”


回到茶室,我們繼續品嘗老白茶,果然味道與剛喝時大為不同,淳和清甜,湯水綿柔,像花蜜水,柔柔地在嘴里化開。國奇先生說:“老白茶爽口清甜的滋味,來源于自身豐富的茶味物質積累。它生于爛石之上,工藝簡樸,時光沉淀,不需經過揉捻和殺青,只是自然晾干,使得白茶內部的天然風味物質大量留存。三年陳放,方能成飲,七年之上則可稱佳品。”


秦嶺之中,丹江河畔,三五好友,聚于毛坪,談詩論茶,品茗盤道,不覺已是夕陽西下,仍然興致未減。我提議,晚上就住在毛坪茶園里,吹山風、沐月色、聽泉聲、聞茶香,豈不快哉!可國奇先生說,早已在縣城金山康養度假村為我們預定了房間,我只能遺憾地“客隨主便”了,并相約明年第八屆秦鼎杯征文會上再見。


作者:楊萬寧  編輯: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