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地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如何讓企業早拿地、早開工、早落地?我省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讓更多企業享受"拿地即開工"的便利與高效。


河北路航重型鋼結構有限公司,是邢臺南宮市2023年從北京引進的省重點項目。走進企業,記者看到,項目一期已經正式投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項目總投資12個億,年利稅可超過4000萬元。而這樣大體量的項目從拿到不動產權證到投產僅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



河北路航重型鋼結構有限公司總經理 姜鵬:


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并且實現了137萬的稅收,這完全得益于南宮當地政府推出的"標準地"出讓機制。


"標準地"出讓,是指帶著環境影響評價、礦產壓覆、地質災害、水資源論證等多項區域綜合評價結果出讓土地的方式。南宮市經濟開發區在土地出讓前就做好區域綜合評價,企業拿到不動產權證的同時就可以無償使用評價的結果,讓所有新建工業項目用地實現"拿地即開工",大幅降低企業用地的時間和制度性交易成本,解決以往評價事項多、評價時間長等問題。



南宮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主任 王靜:


讓"單個項目評"變為"區域整體評",讓"企業付費評"變為"政府買單評"。把原來由企業承擔的各項評估交由政府來承擔,進一步前移了政府的服務關口。


王靜介紹說,政府通過施行"標準地"出讓為企業降低成本,同時,企業在使用"標準地"時也要對政府作出承諾:新建工業項目必須達到每畝固定資產投資強度不低于300萬元、畝均稅收不低于20萬元、畝均產值不低于400萬元,全市省級及以上園區內項目建筑容積率不低于1.5。此外,政府還會對供地滿三個月未開工的項目實施預警,讓供出去的土地盡快用起來。"標準地+承諾制",讓工業用地的"含金量"大幅提升。



南宮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吳美華:


2023年以來我市(南宮)共供應標準地是1244畝,為16個工業項目實現了"拿地即開工",真正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


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目前,標準地改革正在全省各地陸續展開。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全省以"標準地"方式供應工業用地481宗,共計2.99萬畝,占工業用地供應總面積的81.65%,同比增加65.11%。



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處處長 張效東:


把"標準地"出讓有效對接"多評合一、多測合一、多審合一、多證合一"以及拿地即開工等改革措施,變"企業跑"為"政府辦",由原來的重審批變成了現在的重服務,實現項目快落地、早見效,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