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風拂面,夏意漸濃。


干凈的鄉村道路,整齊的房屋建筑,寬敞的活動廣場,潔凈的人工池塘,碩果累累的果蔬種植大棚……漫步在棗強縣張秀屯鎮屯河頭村,一幅舒適、和美、愜意的鄉村美景圖盡收眼底。



這個曾經普通的小村莊,正以省級和美鄉村示范村的嶄新面貌,吸引了無數目光。是什么讓屯河頭村實現“蝶變”,是什么讓村民們感覺生活越來越幸福?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小村“蝶變”的幸福密碼。


整治人居環境  宜居家園“美”起來


碧空如洗,暖陽微醺。


屯河頭村的房前屋后,七八個村民正在忙著撒播花種。他們各司其職、配合默契,拉線、撒種、耙土、覆膜、蓋土、澆水一氣呵成。短短兩日,全村房前屋后的小空地就變成了“小花園”。




“這回種的有二月蘭、鼠尾草、冰島虞美人、天人菊等6個品種,過個十來天就能發芽。等開的時候萬紫千紅,可漂亮了。”參與播種的村民介紹,此次選種的花卉還集觀賞與藥用于一身,既能美化環境、提升生活品質,又有豐富的藥用價值,可謂一舉兩得。


村里的美,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這兒以前是垃圾坑,一到夏天,蚊子蒼蠅滿天飛,根本沒法待!”村民張其水家門口的坑塘,曾是全村人的老大難。村黨支部書記張付明一直想進行集中整治,卻礙于清理需要大量資金、村里能力不足而不得不暫時擱置。


2022年,張秀屯鎮黨委政府在了解到屯河頭村的情況后研究決定,把屯河頭定為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鎮黨委政府先后組織村民到饒陽縣省級美麗鄉村王同岳村、張口村,到王常鄉、嘉會鎮觀摩學習3次,召開干部群眾座談會7次,邀請縣美麗鄉村建設部門和設計院專家到村把脈問診,最終形成美麗鄉村建設方案。


有了建設方案,計劃得以有序進行。從清理地表及坑塘垃圾開始,村里先后出動機械380余輛次,人員1200余人次,清理干枯樹木5000余棵,清運柴草垃圾2.5萬立方米、清運土方5.5萬立方米,拆除廢舊露天豬圈22個、清理舊宅基16處。“幾乎把整個村都清了個底兒朝天,犄角旮旯都干凈了。”張付明臉上愁容不在,建設美麗屯河頭的信心更足了。



清完地表搞建設。經過兩年的施工建設,村內的納污坑塘被改造為6000余平方米的村民水樂游園,坑塘周邊也建造了1530平方米休閑廣場。村里還砌筑了2100余米的墻基保護美化墻,粉刷了3322平方米的墻面……舊時“臟、亂、臭”蝶變為美麗鄉村風景線,成為周邊村莊乃至周邊鄉鎮村民的休閑打卡地。


村里美了,村民笑了。“垃圾坑變游樂園,涼亭、水塘、籃球場都有,我沒事兒就來遛彎兒。村里美了,住著更舒心了。”張其水提到村里這兩年的變化,臉上寫滿了笑容。


搭建溫室大棚  特色種植“火”起來


屯河頭村是一個傳統的果品種植村,種植林果438畝,以富士蘋果和玉露香梨為主。近幾年來,隨著果樹產量的下降和價格的不穩定,很多果農的收入受到了影響。


2023年,在縣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村里建起了6個果蔬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西紅柿、黃瓜,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屯河頭村的溫室大棚內,大片綠油油的草莓秧整齊排列,空氣中散發著一股淡淡的甜香。翠綠的草莓葉子下,顆顆紅彤彤的草莓猶如小燈籠一般,誘人的果香撲鼻而來,采摘園負責人張文婷正帶著工人采摘今年的最后一茬草莓。


“草莓采摘期持續到5月份,現在已經過了盛果期,這一茬過后3個草莓大棚就要休棚了。”張文婷介紹,今年采摘季,園區迎來了大批游客,“他們一邊游玩一邊采摘,盡情享受采摘樂趣的同時也促進了園區收入的增長。”



草莓種植與采摘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在這里干活每天能掙70塊錢,忙三四個月也能掙七八千塊錢,離家近也能顧家,兩邊都不耽誤。”工人王淑清笑著說,收入高了,日子更有奔頭了。


草莓采摘的火爆,為張文婷提供了新的特色種植思路,將成功的經驗擴展到其他作物上。經過市場調研及需求分析,她引進了優質葡萄藤。目前,3個葡萄大棚已落地,預計明年6月份可掛果。


屯河頭村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在豐富果品種植品類的同時,延長了鄉村旅游的吸引力,為游客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采摘體驗,進一步促進了農旅融合的發展。


落實“四常四聚” 戰斗堡壘“活”起來


從陳舊落后到村美產業興,屯河頭村的變化離不開村“兩委”班子及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以身作則。


黨群服務中心是黨建工作的重要陣地,也是服務群眾最直接的平臺。屯河頭村用“大門常開聚人氣、設施常用聚民心、活動常辦聚溫情、干群常見聚和氣”的“四常四聚”做法,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真正把服務送到群眾“心窩”、實事辦到百姓“心坎”,增強了黨群凝聚力、向心力。



“身份證帶著沒?帶著的話,我馬上就能給你補一張水卡。”時值中午,在屯河頭黨群服務中心,“兩委”班子成員的王曉正在給因孩子貪玩給弄丟水卡的村民辦理水卡。“好了,水卡給你補好了,你可以在水卡邊上扎一個或者燙一個眼兒,拴上繩子掛起來,就不容易丟了。”短短幾分鐘,讓辦事村民感覺到了極大便利。



“群眾辦事最怕進不了門,找不到人。”深知群眾辦事心情的張付明,在2020年換屆選舉當選之后,把“四常四聚”確定為村“兩委”班子的辦事機制。“兩委”班子主動排班,每天都有村干部到黨群服務中心值班,傾聽群眾訴求,解答群眾疑惑,為群眾提供全天候、零距離服務,讓群眾找得到人、辦得了事,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的“家門口”服務。


大門敞開,既方便了辦事群眾,也拉近了干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打破了無形之中的那道“心墻”。張付明說:“現在,群眾有事就會到黨群服務中心來,沒事的時候也會進來坐坐,聊天嘮家常,還時不時給我們提提建議。”


村容村貌靚了,人居環境美了,群眾生活更幸福了……如今的屯河頭村正大步走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屯河頭正在成為城里人眼中的“夢中情鄉”。


見習記者:王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