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饒陽縣王同岳鎮劉苑村村民劉占同來到自家麥田,準備為孕穗期的小麥澆“二水”。檢查完壟溝,劉占同拿起一個小巧的遙控器,輕輕點了幾下,不一會兒,清澈的水流就順著出水口汩汩而出,向麥田深處流去。



“現在俺們澆地也用上‘高科技’了”,劉占同一臉喜悅。得益于鎮里新建的“河渠連通”工程,他家的小麥喝上了來自上游“幸福渠”的甘甜渠水。手里的遙控器,用來控制抽取渠水的移動泵站。“以前用機井,還得跑老遠去開水閘。現在可好了,一點這個小遙控,泵站就自動抽水輸水,咱站在地頭上就能把水等來,省勁兒又省心!”


與劉占同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北京堂村村民席飛,就在前兩天,席飛剛剛用渠水澆了自己的三畝多麥子,“比用機井方便,水量還足!”席飛樂呵呵地說。



王同岳鎮是農業大鎮,春夏季節農田灌溉壓力大,一直是困擾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今年開春以來,我們經過認真分析,仔細規劃,決定以河渠連通為突破口,解決老百姓的灌溉難題。”王同岳鎮農業農村工作負責人王京介紹。


工程以上游水量豐沛的留楚排干渠、幸福渠為依托,利用水泵和防滲管道從地下串聯的方式,將渠水直接引到田間。真正打通從水源到地頭的“最后一公里”大幅減少地下水抽取的同時,顯著提高渠水利用率。“咱們這個工程分為大田作物灌溉區項目和設施農業灌溉區項目,累計新建移動泵站158個,鋪設防滲管道54000多米,輻射農田6920畝,棚室1550畝。”王京進一步介紹。“渠水引到地頭上,澆地可是方便多了,大伙兒都說這不僅僅是‘民生工程’,更是‘幸福工程’嘞!”劉苑村黨支部書記劉根亂接過了話茬兒。



水利工程三分在建,七分在管。項目完工后,管護是關鍵。為此,王同岳鎮創新提出了“把渠水灌溉管理權還給農戶”的做法。“我們將渠水的使用權和管理權責任到村,由村委會召開村民小組會議,選出農村泵站管護人員。政府出臺‘農業灌溉水費收繳方案’引導各村根據本村實際,確定灌溉水費價格,收取的費用用于灌排泵站及所屬渠道的管理與維護。”王同岳鎮黨委書記王廣勝說道。


對此,劉根亂很有發言權,“以往用井水,每畝費用在20元左右。河渠連通工程實施后,村委會暫時承擔管護轄區河渠任務,將澆地費用定在17元/畝。”渠水出水量大且花費更少,老百姓們都非常認可。


4月的王同岳鎮一派生機盎然,大田里,喝飽了水的小麥黑綠結實。棚區內,正在給葡萄澆水的農戶們忙而有序。這些都是河渠連通工程帶來的切實改變。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促進河渠連通工程與鄉村振興建設相結合,加快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切實把民生實事抓得更細、更小、更早、更實,真正將工程效益發揮到最大。”王廣勝進一步表示。


見習記者: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