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個轉企”國家級試點,頒發全省首張“個轉企”營業執照;打造“標準地+承諾制”2.0版,實現社會投資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企業設立登記全域通辦通取”工作納入省級試點……不斷刷新的耀眼成績,是衡水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最好注腳。


近年來,我市持續提升經營主體便利度、滿意度、獲得感、安全感,形成了優化營商環境“衡水模式”“衡水經驗”“衡水速度”,不斷擦亮的營商環境“金字招牌”,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


提效率 讓便企利民更“有感”


“土地轉讓手續和不動產權證書發放一天完成,現在咱們的營商環境可真不錯!”4月7日,市民何先生在辦理完土地轉讓手續的當天,就領取到了不動產權證書,成為我市“成交即交證”改革的首位受益者。這也是我市首例“成交即交證”項目,標志著全市“成交即交證”服務改革正式落地實施。


一句真誠的評價反映的是我市促進經營主體倍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的實效。近年來,我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常態化推進“交房即交證”“交地即交證”“預告登記轉讓制度”“帶押過戶”等一系列便企利民舉措,持續提高不動產登記效率和質量,形成了“業務流程精簡優化,服務群眾優質高效,隊伍建設平穩有序”的不動產登記新格局。


在衡水,“辦事不用跑”品牌持續釋放正向效應,助推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賦能創業創新者澎湃前行。


去年3月,河北昶雍金屬結構有限公司的辛女士因業務發展需要,前往市民中心咨詢企業開辦需要提交的材料和流程,沒想到收獲“意外之喜”——領取了我市首張全市“通辦通取”營業執照。“前后不到一個小時,執照就下來了,這速度實在太贊了!”


企業登記“全市域通辦”是我市促進市場主體提質增效、實現市場主體培育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依托河北省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在不改變原登記機關的前提下,市本級及11個縣市區和衡水高新區、濱湖新區打破地域限制,全域通辦、異地聯辦、屬地審批、就近通取,通過調用屬地登記機關行政審批電子印章功能,實現在線實時遠程簽章。


從“一窗通辦”到“全市域通辦”,從“免申即辦”到水電氣網“一事通辦”,“衡水速度”不斷提速,企業和辦事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也在不斷提升——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將更多鄉村兩級可辦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下放至鄉村實施并上線自助智能服務終端,推動群眾辦事由“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轉變;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掌上辦’提升工程”,圍繞個人和企業全生命周期,推動更多民生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打包辦”;創新推行“EMS+許可鬧鐘”制度,打通政務服務“中梗阻”,有效解決市場主體因證照超期影響生產經營問題……一項項便企利民舉措,大幅縮短企業、群眾辦事時間,讓企業群眾對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更加“有感有得”。


強服務 讓紓困解難更及時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


對一座城市而言,優越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大項目、好企業落地的關鍵,能凝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位于衡水高新區的捷鑫供應鏈園區內人頭攢動,好不熱鬧。供應商起勁售賣、采購商精挑細選,一派購銷兩旺的紅火場面。作為“標準地+承諾制”改革的受益者,河北捷鑫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從取得土地不動產權證到開工建設,僅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這樣的落地速度在原來想都不敢想。”時至今日,捷鑫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包瑞慶依然感慨贊嘆。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自2019年開始,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即由省級園區管委會整合推出“標準地”,實行政府提前收儲土地,組織開展系列區域評估,相比傳統供地模式,企業拿地更快,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項目競價拿地后實行“承諾制”,企業以書面形式承諾其符合審批條件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及后果,審批部門開展告知承諾信用審核并及時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后,項目即可開工建設。


作為“標準地+承諾制”改革的先驅者、引領者,“衡水經驗”成為全省復制推廣的典范。截至目前,全市落實園區企業投資項目“標準地+承諾制”備選用地4萬畝,按照“標準地+承諾制”模式推進的419個項目中已有307項實現開工建設。


聚焦企業需要破解的痛點、難點、堵點,我市重點圍繞服務渠道、服務模式、數字賦能等方面,大膽解“難”、著力治“痛”、及時破“堵”,用真情服務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


“之前參加投標總是擔心‘陪跑’,參加投標的意愿也不強,自從實行‘雙盲’評審后,交易越來越公平,我們投標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近日,談起我市推行“雙盲”評審新模式帶來的變化,衡水長城世紀電子電腦有限公司負責人韓寶川說道。去年以來,我市積極推行“雙盲+分散+透明+遠程”評審新模式,有效促進了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市場主體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據悉,2023年全市累計完成工程建設項目“雙盲”評審724個標段,交易金額70.4億元,完成政府采購公開招標“雙盲”評審214個項目,交易金額5.26億元,實現“雙盲”評審全覆蓋。全市累計完成工程項目遠程異地評標主場項目8個、副場項目22個,遠程異地協同評審形成常態。


貼心服務重點在于全過程、全要素。從項目落地到投產再到平穩運營,我市全程護航企業成長和發展。推行“項目長”新模式,分層分級保障15個省重點項目快速接電,服務惠及小微企業及高壓客戶1949個,減少辦電成本0.93億元;深入開展服務企業行活動,點對點幫扶重點企業500余家,解決企業難題600余項;組織開展廣告助企活動,為275家幫扶企業增加銷售額8421.5萬元;搭建首貸續貸智慧金融服務平臺,上線金融產品258款,引導企業注冊13.4萬家,實現信貸投放278.1億元……企業在一次次暖心服務中增強了發展信心、提升了發展后勁,為衡水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優生態 讓企業成長更無憂


仲春夜色,人間煙火。張淑琴的串串香餐飲店人頭攢動,生意紅火。她忙得團團轉,但眼里有光。


這家串串香小店,是我省開展"個轉企"試點以來,全市第一家轉型為企業的個體工商戶,整個流程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店主不光拿到了新的營業執照,還免費獲得了四枚企業印章。去年3月以來,我市以創建“個轉企”國家級試點為契機,聚焦經營主體需求,扎實推進“個轉企”工作,助力經營主體增強活力和競爭力。自啟動“個轉企”試點工作以來,我市共有1700余個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辦件量居全省第一。


作為經濟的力量載體,市場主體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和魂,更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微觀基礎。據悉,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市場主體總量達50.01萬戶,釋放出強大生機活力,彰顯了我市經濟的十足韌性。


為加快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全面提升營商環境建設水平、讓市場主體成長更無憂,我市加大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等建設力度,為市場活力充分迸發創造良好環境。


市司法局以八個專項行動16項具體舉措聚焦企業關切,打出了一套更有力度、更有溫度的法治舉措“組合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與16個部門聯合開展“服務個體戶 助力穩增長”活動,先后走訪個體工商戶1000余戶,實際收集解決各類問題203個;市工信局在全市開展“九撈九助”暖企行動,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營業收入突破2600億元,增長10%以上;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全面完成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向縣鄉村延伸,市縣鄉村四級認領事項網上可辦率均已達100%……一個個扎實有力的舉措、一次次重拳出擊的堅決、一項項暖心備至的服務,讓企業招得來、安得住,讓衡水成為發展的熱土、開放的厚土、創新的樂土。


如今,每年7月21日是“衡水企業家日”。以專有節日的形式讓企業家站“C位”,以一座城的名義向企業家致敬,這是我市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促進企業家隊伍健康成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有力舉措,有效激發了企業家群體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開啟了政企之間“雙向奔赴”的新局面。


營商環境沒有最優只有更優。衡水將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寬的工作視野、更強的創新意識、更大的改革力度,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推動衡水高質量發展、加快衡水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