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路過竇氏青山,就登上去看看春景。
這是方圓幾十里的至高點,在漢代更是齊魯燕趙地區的人工至高點,雖然不過簡單的堆土。據說當初高三十丈,相當于今天三十多層樓高。這個高度被附近城市的鋼筋水泥建筑超越,是在兩千多年后的今天了。
竇氏青山不但高,還大,周長曾有一千六百多米。雖是土山,當春夏長滿了茂盛的草樹,又是名副其實的青山,青,古代也指綠色。竇氏青山再早叫青冢或青塚,青綠色的墳,和內蒙古的昭君墓叫青冢是一樣的表述。
如今的竇氏青山,歷經兩千年沖刷取土,只有二十多米高四百多米周長了,而且還留下峰巒溝壑的外形。不過在周圍坦蕩遼闊的平原上仍是突出標志,站在山頂能看到四面八方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的麥田。這里多松軟的沙土,植物繁茂。地圖上附近的村名,叫“青林”“桑村”“野望”的十多個村落簇擁成群,也證明了青山并非荒漠里的獨青。
竇氏青山的墓主是漢文帝皇后竇漪房的父母。竇漪房,就是歷史名人竇太后,是漢武帝的祖母、漢景帝的母親、漢文帝的妻子。竇太后的父親叫竇青,竇青經常到這里的水塘中捕魚,不慎淹死了,就掩埋在附近。竇漪房做了皇后曾回家祭祀,深感多年盡孝無力。她的婆婆薄太后也就是漢文帝的母親,很同情竇漪房的不幸身世,就追封她父親為安成侯,并下詔征用民夫挖掘周圍的泥土堆起大墓冢。安成侯墓就是今天的竇氏青山。
傳說,當初竇漪房要求,土山一定要足夠高,她在長安城上能看到父母的墳頂才能寄托自己的哀思。從此可以在這里西望長安,在那里東望青山。
誰家的女兒,能做到榮耀的太后?誰家的女兒,又對父母寄予了這樣的深情?矗立在大平原上的竇氏青山,不但標志了地理最高點,也成了孝德象征,當然,也是特權象征。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確定了以孝治天下,后代皇帝的謚號都有孝字。漢文帝叫孝文帝,漢景帝叫孝景帝,漢武帝叫孝武帝。這座土山,格外凸顯了孝行。兩千多年來,竇太后的故事被周圍幾十幾百里的鄉民傳說著,潛移默化影響了眾多百姓。
站在青山上,可看到幾十個橋墩排列著從西南向東北延伸,這是跨越南北向韓河的一條高鐵,不遠處還有貨運鐵路、高速公路經過。繁忙的交通運輸線,給大平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其實,竇氏青山附近早就是交通要沖、戰略要地。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向東通齊國,向西通魏國,卻河流沼澤相連成片,只能靠渡船通行,于是渡口位置也就特別重要,魏國就在這里建筑了觀津城鎮守。青山向西千米處是今天稱為“觀津”的村莊,應是古觀津城的位置。津者,渡口也。
先是魏國占領著觀津城。齊國軍隊從東方涌來奪取了渡口,重創了這里的守軍。后來秦國軍隊從西方奔襲觀津城,這時守衛觀津的已是趙國兵力。秦軍占據觀津城后又歸還了趙國,然后秦趙聯合,從觀津出發向東攻打齊國。趙國后來把觀津城封賞給了名將樂毅,也是為抵擋齊國勢力。
觀津城的地理軍事優勢,聚集了大量軍隊和百姓,竇漪房的家就在這城里。竇漪房雖沒經歷秦朝的暴政速亡,以及群雄逐鹿的混戰,但戰后的廢墟和貧困她是親身經歷的。
劉邦時期,呂后要選配宮女,于是天下選美。家在觀津城的竇漪房因為長得漂亮,被官吏選中。當時她大概已父母雙亡,被選中就要出發的時候,弟弟竇廣國找來了,姐弟倆在驛站吃了頓飽飯,然后她含淚上了官車西去長安。弟弟在觀津難以存身就去南方下了炭窯,做很苦的工。多年后,幸運的竇漪房成了皇后,弟弟聽說后找到長安,姐弟倆才團聚。
正是戰亂和家庭的苦難,促使竇漪房這個女子養成了慈悲和善的心腸。她不一定有多高的學問,但憑著經歷和良知,她接受并堅信了當時流行的黃老之學,認定皇家權力必須謙卑,施政應清靜無為,千萬不可好大喜功勞民傷財。
她的丈夫漢文帝早年不受待見,分封到代國,后來宮廷斗爭腥風血雨才輪到他來收場。他也接受了黃老之學。夫妻都尊崇黃老之學,從此,宮廷寬和,民間安居樂業。后漢文帝駕崩,兒子漢景帝繼位,竇漪房信奉的黃老之學更成了執政綱領,于是朝野安寧和樂,財富劇增,這便是盛世文景之治。
這時候,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受到了推尊皇權的儒家挑戰。主要人物是老儒轅固生,在朝廷公開跟竇太后爭辯甚至爭吵起來,辱罵黃老之學。竇太后十分生氣,但也沒動刑罰,而是設計了報復轅固生的辦法,就是讓他下豬圈跟豬搏斗。漢景帝則悄悄給了轅固生一把尖刀,結局當然就是轅固生全身而退,也算給了竇太后面子。如果對比幾十年后漢武帝的朝堂,司馬遷因為替李陵辯解就被宮刑、董仲舒因為草稿被偷被舉報就下獄,竇太后可謂明智和仁慈。
據司馬遷記載,竇太后是清河國人,董仲舒是廣川國人,清河、廣川,都因河水得名。看今天的地理遺存,一條清涼江連通了兩人的村鎮,相距不過七八十里,但兩人思想觀念截然不同。竇太后堅守黃老之學,董仲舒堅信天人感應的公羊學。但在秦皇漢武之間,無為而治主持了天下太平繁盛的,卻是這個平凡而偉大的女人。
竇漪房的孫子劉徹繼位后,雖然儒家朝臣慫恿漢武帝試圖撼動黃老之學,但懾于太皇太后威嚴,不敢有大動作。直到幾年后竇漪房仙逝,青年漢武帝才放開手腳重用儒生窮兵黷武勞民傷財,走向自己晚年的罪己詔。當初首先被重用的儒生就是董仲舒。
替青年漢武帝撐腰打氣的董仲舒,決斷地宣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鼓勵漢武帝放心大膽干一番事業。不過后來覺得漢武帝有些蠻干,就又借口天帝降下了災異嚇唬漢武帝,可惜董仲舒不是竇太后,怎么嚇得住呢?
站在竇氏青山上眺望不遠的觀津村,感慨頗多。據說,這座土山曾吸引過很多盜墓賊“光顧”,卻因為土山太大無一得逞。其實,憑竇太后的為人肯定不會埋入什么珍寶。薄太后為她做主,有勞當地百姓為她堆起這座土山,并遷徙一些農戶守護就夠擾民的了,她怎么肯再厚葬父母呢。因為她的發達,在觀津城的本家子弟都奔她而去,她也的確重用了幾個,也偏袒過他們,但總體上沒破朝廷規矩。
竇太后堅信黃老之學,有母愛的天性和直覺,也有她苦難中的理性。她的謹慎寬宏,不但感動了婆婆,也相夫教子成就了西漢幾十年的盛世,被后世官府和民間敬重,她父母的土冢也就被持久保護下來。如今,青山西北兩側是兩三千人的大村落,名青冢村,據說還有守護陵園者的后人。漢朝之后又經歷了很多兵荒馬亂,這里的守陵也就成了個說詞。眾多村民總要生活,填坑墊宅基沒處取土,去挖青山也很常見,百姓收回被征用的泥土并非沒道理。不過幾十年前人們硬生生把土山南側切掉半拉,清理出很大的平臺辦起一所中學,就不妥了。后來竇氏青山被列入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才維持了現狀。近些年,民間人士在學校舊址上又蓋起不少寺觀,每年三月三還舉辦聲勢浩大的廟會,足見百姓對這座孝山熱情不減。
陽光下的青山表層,一些小草在冒芽,樹枝在開花。是啊,兩千多年了,這座土山肯定延續著古代的花草種子。
在青山上四面八方看個清楚就下來了,因為山上的游人有點多,然后又在平地上仰望片刻,算是對兩千年孝德遺跡的敬意。
作者:陳述 編輯: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