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種種原因,全民族抗戰時期在晉察冀邊區的冀中根據地,集中了一大批優秀的文藝戰士。新中國成立后,他們創作了大量抗戰題材的文學作品,人們耳熟能詳的《平原烈火》《野火春風斗古城》《敵后武工隊》《烈火金鋼》等等,都是寫冀中抗戰的。由此許多讀者得出一個印象,只要是河北平原上發生的抗日故事,就一定是冀中。20世紀50年代,反映冀南地區抗戰題材的長篇小說《平原槍聲》問世,不僅許多讀者想當然地認為書中的故事發生在冀中地區,就連若干年后改編電視劇,字幕也顯示的是冀中。《平原槍聲》的作者、著名作家李曉明同志生前在給朋友的信中,就曾經指出“把冀南寫成了冀中”的錯誤,但直到今天,在網上搜索一下有關《平原槍聲》影視劇的介紹,依然是“發生在冀中地區的抗日故事”。


之所以把冀南等同于冀中,一個原因就是反映冀中抗戰的那些優秀文學作品,影響太大了。再就是冀中和冀南,在歷史上并不是行政區劃的概念,只是一種大致的區域劃分。直到全民族抗戰爆發,八路軍挺進敵后建立根據地,才明確劃出了冀中和冀南。但是,兩個軍區的邊界,也不像今天的省與省、市與市那樣分明,并且經常劃來劃去。比如正定縣,1939年10月滹沱河以南地區與獲鹿縣東部地區建立正獲縣,隸屬于冀南第一地委,1940年6月冀南第一地委劃給冀中,成為冀中第六地委。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冀中冀南的大部分轄區都屬于河北省,都在河北平原上。


新中國成立以后,河北省各個地區的區劃,雖然幾經調整,但都沒有顧及冀中和冀南的界線。以衡水市為例,現在所轄11個縣(市、區),其中深州、武強、饒陽、安平屬于當年的冀中地區,而且是冀中的核心區,其他7個縣(區)均屬于當年的冀南地區。所以如果講到抗日戰爭,既不好籠統地說衡水是冀南,也不好籠統地說它是冀中,要看講什么故事以及故事發生的具體地點。有的地區更為復雜,比如滄州,它一部分屬于冀中地區,一部分屬于冀魯邊區。當年為了紀念黃驊烈士,把新海縣改名為黃驊縣(今黃驊市),就是山東省民主政府的決定。


另外,冀中和冀南也有許多聯合行動,抗戰初期著名的深縣抗戰學院,為我黨培養了大批人才。這個學校就是冀中和冀南合作創辦的,校長則是從冀西請來的楊秀峰(后為冀南行署主任、新中國第一任河北省省長)。軍事上也有過許多協同作戰。全民族抗戰初期,冀南地區盤踞著著名的大漢奸石友三。為了打擊石友三的頑軍,晉察冀軍區從冀中軍區抽調了5個團,再加上120師第三支隊和津南自衛軍,組成南進支隊開赴冀南地區,和冀南軍區的近20個團一起,由冀南軍區政委宋任窮和冀中軍區政委程子華共同指揮,給了頑軍以殲滅性打擊,粉碎了頑軍勾結日寇、夾擊我抗日根據地、妄圖長期盤踞冀南地區的陰謀。


在許多重要關頭,兩個地區互相支持,互相掩護。講到冀中抗戰,必然要講1942年“五一”反“掃蕩”,但少有人知,“五一”反“掃蕩”期間,冀中軍區領導機關,撤到了冀南地區。當時的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在《呂正操回憶錄》當中,詳細回顧了轉移冀南的過程:從交河縣(今已劃歸泊頭市)的馮三番村,到東光縣的八里莊、景縣的留府、再到武邑縣的南石村。“六月一日夜晚,冀中領導機關在景縣龍華車站以西潛過石德路,敵人毫無覺察,過路后向西南急行軍70里,繞到棗強縣西南、冀縣邊界的后冢村住下。至此,我連續反‘掃蕩’一個月,使敵人調動五萬兵力,采用‘鐵壁合圍’‘拉網戰術’,妄圖捕捉我冀中區黨、政、軍領導機關的陰謀完全落空。”當然,冀中軍區領導機關在冀南的行程并沒有結束,他們接下來又到了冀縣(今冀州區)的辛莊、棗強的柳林莊和張秀屯,同冀南軍區政委宋任窮、司令員陳再道會合……


冀中和冀南在中國革命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都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建立組織、播撒革命火種的地方。地處冀南的磁縣,1922年就建立了共產黨小組,不僅是冀南最早的黨組織,當時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縣級黨組織。1923年中國共產黨只有420名黨員的時侯,冀中安平縣的臺城村,就建立起了中共第一個農村支部。


冀中和冀南,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1942年6月8日,冀中軍區第八軍分區司令員常德善和政委王遠音率領的隊伍在肅寧縣雪村被十倍于己的敵人包圍,突圍過程中,被日寇稱為“冀中之狐”的常德善和政委王遠音雙雙殉國。僅僅4個月之后,八分區代司令員孔慶同又血灑冀中。而冀南軍區的反“掃蕩”戰斗更為殘酷,1943年一年間,冀南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趙義京、副司令員陳耀遠,第六軍分區司令員易品良、副司令員夏祖盛,4位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八路軍將領,犧牲在冀南地區棗強縣的土地上。


冀中、冀南成千上萬的優秀兒女參軍入伍,英勇殺敵。1938年冬天,賀龍、關向應率領120師來到冀中,他們幫助冀中的部隊開展正規化建設,并四戰四捷,極大地振奮了抗日軍民的信心,鞏固了冀中抗日根據地。冀中軍區也大力支持120師擴軍,把優秀青年送到部隊去。120師來冀中的時侯,只有6400多人,8個月之后離開冀中的時候,發展到21900多人。增加的這15500人,都是冀中子弟。129師開辟冀南根據地的時候,先后派出3支隊伍。第一支“挺進支隊”,只有30多人,第二支“八路軍東進抗日游擊縱隊(東縱)”是5個連,第三支力量最強,也不過一個騎兵團,加上一個“抗日義勇軍第五路軍”的兩千來人。而解放戰爭時期人民子弟兵離開冀南根據地的時候,先后在冀南組建了第二、第十、第十四3個縱隊——3個軍,還不包括5個團的架子開赴東北,不包括3批南下干部,當然,更不包括犧牲在冀南的烈士。


冀中和冀南大致上以滄石路、即307國道的走向為界。當年不僅是兩個軍區,而且分屬于兩個邊區。冀中軍區隸屬于晉察冀邊區,冀南軍區隸屬于晉冀魯豫邊區。今天走在307國道上,穿過河北平原的腹地,從冀中到冀南,夏天一樣的金色麥浪,秋天一樣的綠色海洋。年輕一代早已沒有了冀中和冀南的概念,但在當年,這兩個鋼鐵一般的名字確實意味著血與火,閃耀著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編輯:李耀榮

來源:鄉音雜志
原標題:從冀中到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