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祭拜,復禮尊尚;祈福禱歲,福佑家邦……”2月24日晚,周窩音樂小鎮十字街口人聲鼎沸,一場特殊的元宵祈福“放燈”儀式在這里舉行。


據了解,周窩鎮周窩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明永樂年間,周、康兩姓人家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周姓大戶初來時住窩棚,故名周家窩,后來人們習慣稱之為周窩。



周窩村自明永樂年間至今一直保留著古老的元宵燃燈祈福習俗,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兩天都要舉行祭祀放燈祈福活動,幾百年來從未間斷過。每年正月十三、十四下午,村里會提前組織大伙兒一起捏燈:把鋸末里拌上蓖麻籽油,然后用一張張方方正正的宣紙包裹起來,擰兩圈,捻出一個尖尖的燈頭,然后燈頭再蘸滿油就可以了。到了十五、十六晚上,先由村里長輩舉行祈福儀式,再由村民敲鑼打鼓把捏好的燈包放到街道兩側點燃,就是放燈了。



今年與往年不同,為進一步營造祥和歡樂的節日氛圍、充分發掘傳統文化,周窩村特地將元宵節放燈祈福儀式與音樂大集結合起來,下午三點開始,先由村民帶來的廣場舞、踩高蹺、鑼鼓、歌曲、樂器演奏等才藝表演“熱場”,晚上放燈儀式正式舉行。



晚上八點,祈福儀式過后,幾個張貼著“國泰民安”“五谷豐登”“風調雨順”等祈福語的大桶被抬了過來。桶里面就是前兩天村民們包好的路燈。鑼鼓聲起,放燈正式開始。祭祀引火后,由鑼鼓隊開道,放燈人員沿著村西街、北街一路前行,燈包沿道路兩側放置后被依次點燃。



觀燈賞景放路燈,放燈祈福好年景。不多時,道路兩側全部燃上了路燈,加上樹上高掛的紅燈籠,周窩村長街如白晝,大人孩子游客臉上都掛著幸福的笑。老人們一邊看燈一邊念叨:“放放燈好年景。出門在外的,不磕不碰。大路通順免災難,百病消除保康健!”明代才子唐伯虎的一首詩用在這里恰到好處:“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繞月下月如銀”。



看過了音樂大集的表演,拿著在小鎮買的藝術品,參加完放燈、祈福活動,從武強縣城特地趕過來的李想仍是意猶未盡:“小時候在老家年年元宵節都要放燈,工作以后還是頭一次。這才有年味兒呢!”


夜漸漸深了,路燈也逐漸燃盡,村民雖各自回家,但心中又開始熱切地盼望下一個好日子的來臨。


通訊員:郭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