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我市外宣戰線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聚焦鄉村振興、災后恢復重建、產業升級、傳統技藝等主題,在央媒省媒刊(播)發相關重點報道90余條。
特色種養有“甜頭”,鄉村振興有“奔頭”。新華社發布圖文通稿《河北全力應對低溫寒潮保障冬季蔬菜供應》,提及冀州區依托獨特的自然區位優勢,通過與北京新發地集團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正在合力打造京津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和冀中南農副產品交易大樞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朝聞天下》播出《瓜果香、魚滿艙 喜看各地采收好“豐”光》,提及安平縣大力推廣規模化種植,發展龍頭企業加合作社的增收模式,當地“小白嘴”白山藥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萬多畝,畝均純收入7000—8000元。人民日報客戶端發布組圖《火紅高粱喜豐收,棗強縣訂單農業助增收》,介紹棗強縣積極探索“訂單+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進行經濟作物的訂單種植,有效助力鄉村振興。央視頻客戶端發布《衡水武邑:翡翠蘿卜“甜美”鄉村振興路》《衡水高新區:蘑菇豐收撐起農民“致富傘”》《河北深州:菊花種植獲豐收 鄉村振興產業旺》《衡水安平:發展特色種植助鄉村振興》等多個視頻報道,介紹我市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河北日報》刊發《“火紅產業”帶來紅火日子——冀州區辣椒產業發展見聞》,報道冀州區出臺政策扶持成方連片小麥與辣椒套種,目前辣椒種植面積達兩萬畝。河北廣播電視臺《河北新聞聯播》播出《衡水阜城:冬桃成熟 果農過上“甜”日子》,報道阜城縣大力推廣河水灌溉、生態循環、生物防蟲模式,進一步提升果品品質,加快轉型升級。
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新華社發布圖文通稿《河北扎實做好農村地區冬季取暖安全防范工作》,提及阜城中燃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派遣技術人員逐戶進行安全檢查,提供故障排除、零件更換等服務,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經濟日報》刊發《差異發展贏市場》,介紹河北冀工膠管有限公司堅持技術創新,走品種、成本、服務開發之路,并充分發揮產、銷、研合作優勢,目前企業年產值已達2.5億元以上。中新社發布視頻通稿《河北衡水:方寸壺中再現絲路文韻》,報道冀派內畫第三代傳人粘躍峰的內畫作品技法細膩、栩栩如生,故事內涵豐富,其作品遠銷德國、新加坡等36個國家和地區。聚焦饒陽恢復重建工作,《河北日報》刊發《風雨之后見彩虹 齊心協力建家園》《齊心協力再接再厲 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深情牽掛溫暖民心 牢記囑托重建家園》《饒陽縣緊密結合災后恢復重建開展主題教育——把群眾“需求清單”轉化為“成效清單”》等多篇報道,提及饒陽縣聚焦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復耕復產、城鄉人居環境整治等問題,全力打好災后恢復重建攻堅戰。
此外,《河北衡水湖:百余只小天鵝飛臨添優雅》《河北棗強:“小鑼鼓”敲出鄉風“大文明”》《衡水安平:以學促干 推動絲網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報道分別在光明日報客戶端、中新網、河北廣播電視臺等中央和省級媒體發布,引發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