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攜手復家園 砥礪前行再出發
衡水日報社副總編輯 劉彥成
告別八月的暑熱,走入九月的初秋,無論是“春耘秋獲”的喜悅還是“夏去秋來”的涼爽,都讓我們充滿期待。
過去一周,放眼衡水大地,災后重建穩步推進、生產生活陸續恢復,項目建設熱潮涌動、改革發展信心提振。
9月2日,市委書記吳曉華主持召開2023年洪澇災后重建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暨饒陽縣災后恢復重建專題會議,協調解決重點問題,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強調要匯聚起共克時艱的強大信心決心,堅決打贏災后恢復重建這場硬仗。
“有事我們必須上!”洪水退去后,饒陽縣留楚鎮團里村黨支部書記解記華帶領群眾爭分奪秒加快排瀝排澇、恢復生產,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干部的責任與擔當……連日來,本報派出多路記者分赴基層一線深入采訪,挖掘出一批防汛搶險和災后恢復重建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和好經驗、好做法,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在安平,農技人員“兵”分多路下田間,把脈問診開“良方”;在武強,縣農業農村局組織50余架植保無人機為玉米噴灑殺蟲劑,護航糧食安全;在受災最嚴重的饒陽,325名干部組成35個工作專班,由26名縣級干部帶隊駐村幫扶,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就地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筑起堅強“戰斗堡壘”。逆“水”出征、迎難而上,正是這一句句堅毅果敢的話語、一個個挺身而出的身影,給廣大群眾帶去了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注入了共渡難關、重建家園的信心希望,也為“黨員干部就是群眾的主心骨”作出了生動詮釋。
船行中流更奮楫,穩中求進乘勢上。三季度是做好全年工作的關鍵期,上周,市長董曉航先后主持召開全市經濟運行專題調度會和市長例會,要求各級各部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動各項工作。深州“組團”赴雄安,政企聯動“搶訂單”,截至目前,累計承接雄安新區產業轉移項目7個,總投資8.56億元。景縣留智廟鎮主打招商引資“三張牌”,讓10億元級大項目頻頻“相中”。安平縣實施“八大工程”推動絲網產業轉型升級,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完成502.6億元,預計全年超千億元。衡水高新區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奏響“晨間序曲”,總投資42.88億元的13個在建項目激戰正酣,從塔吊們的“云端對話”中,我們分明聽到了高質量發展的強勁鼓點。聚焦全年目標,各縣市區、各部門鉚足干勁抓投資、搞建設,保運行、穩大盤,呈現出爭先進位、勇闖新路的良好態勢。
深化改革不松勁、優化環境不止步。為緩解企業融資難,我市加快建設省級首貸續貸服務中心試點,以“金融活水”精準澆灌實體經濟;市行政審批局通過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幫助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解決問題百余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延伸服務觸角,實現新建商品房轉移登記不出小區即可辦理……隨著“找差距、補短板、提位次”專項行動的不斷深化,一系列打通發展堵點、解決民生痛點的改革舉措落地見效,我市營商環境持續向優向好。
又聞書聲瑯瑯。9月1日,全市中小學陸續開學,沉寂已久的校園終于又沸騰起來了。值得特別關注的是,經過教育、衛健、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多方努力,饒陽縣災區所有學生全部如期開學——或重返修繕一新的校舍、或分流到其他教學點借址開學,孩子們滿懷朝氣與活力,以嶄新面貌迎接新學期。愿莘莘學子不負韶華、不負青春,為了心中的夢想勇毅篤行。
在歲月的旅行中,我們踏著春的希冀,頂著夏的熱烈,終將迎來秋的豐碩。無論是恢復生產、重建家園,還是沖刺三季度、續寫新篇章,擔當始終是不變的底色,實干才是最好的語言。我們相信,只要全市上下眾志成城、砥礪奮進,就一定能夠奪取災后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也一定能夠見到風雨后的那道彩虹!
編輯: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