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僅是“醫”,更是一種文化。不只是治病救人,更是精神、是信念、是人心……在衡水市中醫醫院有這樣一位醫者,他醫者仁心,以救死扶傷為天職,他懸壺濟世,為百姓健康而奔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衡水市中醫醫院腫瘤科學術帶頭人,不久前獲評第三屆河北省名中醫的史志剛。
匠心傳承中醫國粹 守正創新化解沉疴
史志剛出身中醫世家,從小受父輩們的治病救人的影響,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中醫。1985年畢業于河北中醫學院,讓他自己也沒想到的是,作為一名醫者,這一干竟已近40年。
作為市中醫醫院的一名“老人”,近年來,無論是醫院環境、醫療設備、技術及人員素質,還是醫療教育、科研水平及管理體系、人才培養等方面,其中的變化史志剛以醫生、學科帶頭人、醫院領導者多個身份親自經歷著、感受著。
“我的進步史,得益于國家的好政策,得益于我們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好環境”,談及自己從業水平的提高,史志剛由衷地說。中醫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史志剛多次到河北省人民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北京天壇醫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西苑醫院進修學習,受到省以及全國多名著名腫瘤專家教授親自指教。作為河北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學員,史志剛還多次參加國家、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中醫經典學習培訓班及名老中醫經驗傳承,向國醫大師、全國著名中醫老專家學習掌握并運用他們寶貴的臨床經驗。
在腫瘤治療中,他始終堅持中西醫結合,突出中醫特色的原則。并提出許多新的學術論點,如:“張錫純的宗氣論與臨床”,臨床善用黃芪,如治療糖尿病、中風病、老年性癡呆、心臟病、肝病、脾胃病、肺病、腎病、風濕類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提出“頑癥當則之于痰瘀”,如癌腫、中風、糖尿病并發癥、慢性肺病、慢性心衰、冠心病、肝硬化、頑固性癲癇等均可化痰、祛瘀而使病情明顯緩解。從絡病理論提出肺癌的發病機理,即正氣虧虛,加上絡虛絡滯,痰瘀阻滯,痰、瘀、毒膠結,積聚成形發為肺積,積塊日漸增大,阻滯經絡氣血運行,陰陽氣血更加虧損,甚至發展至肺癌后期的臟腑功能衰竭。絡脈功能的協調與否,即臟腑陰陽氣血正氣虧損與否,決定腫瘤能否轉移。
精益求精為患者 精湛藝術贏信任
史志剛擅長運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治療實體瘤及其所致的腹水、疼痛等癥,另擅長治療冠心病、心肌梗塞、結石病、腎病、甲狀腺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談及讓人聞之色變的癌癥治療,史志剛說人們常認為中西醫結合是藥物的結合,但理論上并不是。其實更可以說是一個有機結合方式,腫瘤的治療過程十分漫長,西醫在每個治療階段運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中醫就會在其中產生不同的作用,比如放化療期間就是一個輔助功能,在后期的復查里就起到主要作用,減輕化療時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尤其在復發轉移上能夠很好地預防。
史志剛從事臨床近四十年來,不僅在腫瘤研究上有著突出的成就,對其他疾病的治療也頗有造詣。患者張某,患有精神疾病。她的家人帶她先后去了北京等多地醫院治療,效果都不盡人意,最終他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選擇了在本地進行中醫治療。史志剛根據自己從醫多年的經驗,豐厚的理論知識,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病人的病情,通過中藥來調理精神,在精心治療下,患者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患者為表達感激之情,特意為史志剛送來一面寫有“醫術精湛傳四方,醫德高尚暖人心”的錦旗;還有一位八十歲高齡患者因為癌癥來到了衡水市中醫醫院,史志剛見其年歲之高,身體機能已經不能通過化療治療,便提出通過中藥調理。現如今,九十多歲的老先生身體依舊硬朗。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醫術是醫生的理論和技術修養,精湛的醫術是良醫的試金石。醫術精湛不僅要醫學的水平高,同時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史志剛從醫四十年來,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為了更加精準的診斷治療患者的疾病,他常常會利用空閑的時間翻閱各種醫學書籍,查看資料學習新的知識,不斷積淀醫藥學的理論,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在中醫學科上不斷摸索,尋找更有效地治療方法。他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對待患者不分家庭境況是富是貧、社會地位是高是低,始終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論平衡自主健康 行醫路艱心更堅
在快節奏的現在,人們更加注重快的治療方式。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卻很少有人愿意去懂。如果說西醫是對癥下藥,中醫更加注重對人,注重調理,和西醫相比會更加“溫柔”。
史志剛說,中醫的好處主要體現在整體觀和辨證論治兩個方面,整體觀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人體的生理病理與自然界的氣候息息相關,人體臟腑系統也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整體。他在提到腫瘤是怎么形成時,認為是人體內的功能發生紊亂,臟腑之間不協調,不平衡,就造成了痰淤的概念;中醫把人看作一種狀態。平衡的狀態就是健康的狀態,健康才是常態。生病了,是身體暫時失去了人體該有的平衡。治病,不過是把身體帶回到原本就平衡的狀態。這樣就健康了,或者也可以說“病被治好了”。第二個方面就是辨證論治,也就是基于中醫整體觀里,他考慮了天時地利,還有人的生活習慣,具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的特點。
《內經》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殺身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史志剛的學生曾將其治療腫瘤的思想總結為“絡損絡阻”。史志剛認為腫瘤發病的核心病機是“絡損絡阻”,絡脈是氣血運行的通道,也是病邪傳變的通道,既有病起于陽絡,由陽絡傳至經脈的淺層次傳變,也有邪由經脈傳至臟腑陰絡的深層次傳變。當病程處于經氣階段,若正不敵邪或失治誤治,病邪可再進一步傳至臟腑之陰絡。由于絡脈具有與經脈不同的生理結構和氣血循行特點,當致病因素通過各種途徑傷及絡脈導致絡病時,表現其結構和氣血循行相適應的病機特點:易滯功瘀、易入難出、易積成形。
“醫路雖有艱辛曲折,但更多是奮進向上的感動……”史志剛說,他從不后悔走這上這條時時都會遇到挑戰的行醫路,相反,趁著中醫藥事業發展新時代的東風,他對這條路更多的是信心和為之不斷努力的勇氣。醫之良,在工巧神圣;醫之功,在望聞問切;醫之學,在脈藥方癥。史志剛用美好心靈和精湛技術呵護每一位患者,使患者的生命延續,健康重現,幸福永在。
實習生 申琪菲 吳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