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縣趙廟村
故城縣軍屯鎮趙廟村是一個有著近2000年歷史的村莊。關于村名的來歷,《故城縣地名資料匯編》記載:“相傳,孔子弟子子游過此,后人為其建廟一座,叫子游廟(廟中碑至今尚存)。后趙氏遷居,故名趙家廟,簡稱趙廟。”趙氏是何時遷入的,匯編中沒說,但其附近的劉廟村、關廟村都明確記載是“東漢時期”劉姓、關姓“在此定居”,因此可以推定,趙廟的趙姓至少也是東漢時期于此定居的。
那么,既然是家廟,趙家廟祭祀的是誰呢?這還要從東漢時期說起。
光緒十一年版《故城縣志·人物卷》有一段記述:“趙苞,甘陵人,從兄忠,為中常侍。苞恥其宦官名,誓不與通。初仕州郡,舉孝廉,再選廣陵令,政教清明。靈帝時,郡表其狀,遷遼西太守,名震邊族。到官明年,遣使迎其母妻垂當到郡,道經柳城,值鮮卑入寇,劫質苞母,載以擊郡。苞率步騎與賊對。賊出母示苞,苞悲號,謂母曰:‘為子無狀,欲以微祿奉養朝夕,不圖為母作禍,昔為母子,今為王臣,義不得顧私毀忠節,惟當萬死無以塞罪。’母遙謂曰:‘昔王陵母對使者伏劍以固其志,爾其勉之。’苞即時進戰,賊即推破,母妻皆為所害。苞殯葬母畢,自陳歸葬。葬畢嘆曰:‘食祿以避難,非忠也;殺母以全義,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嘔血而死。”
這段文字不長,卻講述了一個感天動地的歷史故事。
東漢末年,在武城縣子游廟附近定居的一戶趙姓人家,出了一位英雄人物,此人叫趙苞。趙苞父親早逝,幼年失怙,與寡母相依為命,家道維艱,日子過得十分窘迫。盡管這樣,母親還是苦身勠力,靠著紡織針黹賺些錢米供他讀書。母親的堅韌與溫厚,在趙苞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剛毅不屈的種子,養成了忠義篤實的優秀品德。他將自己的字喚作“威豪”,意欲效古今勇武好義威猛豪杰之士,學有所成,報效國家。
趙苞的堂兄趙忠是漢靈帝時臭名昭著的“十常侍”之一,與宦官頭子張讓等狼狽為奸、禍國殃民。有人見趙苞家境艱難,勸他不要死心眼兒,何不向權傾一時的堂兄趙忠求助?趙苞卻冷冷一笑,說:“難道你沒聽說過‘廉者不飲盜泉之水,志士不受嗟來之食’?君子固窮,我威豪寧可餓死,也不受他那些腌臜不義之財!”他與趙忠井水不犯河水,誓不兩立,終生不相往來。東漢時尚未實行科舉制度,擢拔官員主要以孝與不孝為標尺。趙苞事母至孝的德行得到了地方官的嘉許,被舉為孝廉,邁出了進入仕途的關鍵一步。這時,有人又建議他去走趙忠的門子,說:“你哥哥權勢顯赫,連大名鼎鼎的董卓都巴結他,你何不利用這個關系,讓他幫忙擢任顯官?”趙苞鄙夷地說:“圣人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趙忠欺君罔上,誤國害民,上侮祖先,下辱子孫,我和他各以其志,不是同路人。我生當孝于親、忠于君,豈能與他們這些卑鄙齷齪的亂世賊子為伍!”明確表示自己和趙忠好比兩條道上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路。
趙苞的母親為人正直,是個深明大義的人,非常支持兒子的做法。不久,朝廷派趙苞到廣陵(今江蘇揚州市)擔任縣令。臨行前,母親再三叮囑他:“你一布衣,今為朝廷命官,要謹記古訓:‘貪夫殉財,烈士殉名。’身為一方父母官,要時刻想著為民造福,為國盡忠,千萬不可辜負了圣恩!”趙苞牢記母親的教誨,在廣陵的六年(一說三年)任期內,宵衣旰食,殫精竭慮,勤政為民,兩袖清風,深受百姓愛戴。他以孔孟之禮教化人民,把轄內治理得井井有條,民富年豐,政績卓著,得到了朝廷的肯定,于熹平六年(公元176年)被提任遼西郡太守。
由于朝廷昏庸,人心思亂,戰事頻仍,封建統治者把主要精力放在鎮壓黃巾軍上,故而國力衰弱,邊境危急。趙苞到任時,原遼西郡的大片領土已被異邦蠶食,東北部被新興起的烏桓政權占為己有,而東南部則建立了遼東屬國。不僅如此,這些部落政權蛇心吞象,并不滿足于既得疆域,還時時窺伺著東漢更多的國土,經常侵犯邊境,騷擾百姓,掠奪財物,人民苦不堪言。
看到大好山河被肢解、人民慘遭涂炭,趙苞十分痛心。為防御鮮卑等境外游獵民族繼續入侵,他一方面積極修繕城池、高墻壁壘、訓練將士、加強武備;一方面大力開墾土地、豐衣足食,減輕百姓負擔,繁榮當地經濟,各項政舉深得民心。
按照當時朝廷的規定,異地為官的官員兩年以后可以將家屬接到任上。趙苞見境內比較安寧了,想起自己為官多年,從南到北一直漂泊在外,未曾與母親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便依例派人到故鄉迎接母親和妻子。
鮮卑酋長得到消息后,喜出望外。他早就聽說趙苞是個有名的孝子,于是在柳城(今河北昌黎)地界設下伏兵,劫持了趙母的車輛,威逼利誘,要趙母勸說兒子投降。
鮮卑酋長得到消息后,喜出望外。他早就聽說趙苞是個有名的孝子,于是在柳城(今河北昌黎)地界設下伏兵,劫持了趙母的車輛,威逼利誘,要趙母勸說兒子投降。
幾天過去了,敵酋軟硬兼施,欲迫趙母就范。誰知趙母志如堅鐵,開始絕食。酋長見趙母不吃不喝,沒有辦法,只好使出最后一招,用車子載著她們來到遼西郡城下。
趙苞聽說母親被劫持做了人質,心如刀絞,一連幾天,茶飯不思,長吁短嘆,想不出計策。聽說番寇兵臨城下,急忙親率二萬騎兵布陣迎戰。
在陣前,敵酋令幾個鮮卑兵卒推出趙母,威脅說:“事母不孝,枉為人子。趙苞,現你母在此,如果再執迷不降,恐怕你母子今生難以再聚了!”
趙苞見母親面容憔悴,被五花大綁坐于馬上,不禁五內俱焚,如萬箭攢心,悲痛號哭。突然,他止住了哭聲,擦干了眼淚,大聲對母親說:“娘,兒子對不起你!我本來打算用微薄的俸祿早晚在您左右供養,想不到反而為您招來大禍,兒子的罪惡實在不可名狀。娘,兒從小接受您的教誨,做人要做君子,為宦要當忠臣。在家,我是您的兒子;臨陣,我是朝廷的大臣,大義不能顧及私恩,兒只有拼死一戰,否則沒有別的辦法來彌補我的過失!”
趙母悲憤交加,止不住涕淚漣漣。聽了兒子這番話,心情平靜下來,遠遠望著兒子,高聲說:“威豪我兒,各人生死有命,豈能為了顧及我而虧損忠義、辜負國家?以前右丞相王陵因反對呂后稱王而罷相,他的母親面對使臣伏劍而死,以固其志。兒啊,你我母子應該以他們為榜樣啊!”
母親這大義凜然的壯語,讓趙苞萬箭攢心,痛不欲生。他強忍悲痛,發出命令:“為了我大漢王朝,為了我黎民百姓,立即出擊,務殲來犯之敵!”眾軍士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一個個義憤填膺,怒發沖冠,潮涌般吶喊著沖殺過去。
鮮卑酋長躊躇滿志,原以為趙苞這個孝子為了拯救母親肯定會無條件投降的,因此根本沒有廝殺的準備,一下子亂了陣腳,被殺得潰不成軍,大敗而逃。
戰斗勝利了,可是趙苞的母親和妻子也被鮮卑在潰逃途中殺害。趙苞悲痛欲絕,將親人的尸身裝殮起來,泣血祭奠。然后上奏朝廷,請求護送母親、妻子的棺柩回故鄉安葬。昏庸的漢靈帝也被趙苞母子的事跡深深感動了,派遣使節前往吊喪和慰問,封趙苞為鄃侯(鄃,古地名,在今山東夏津附近)。
安葬完母親、妻子,趙苞哀痛地對父老鄉親們說:“我食朝廷的俸祿而逃避災難,不是忠臣;害了母親而保全忠義,不是孝子。忠孝不能兩全,如此,我還有什么臉面活在人世?”說罷,大叫一聲,吐血而亡。
趙苞舍親盡忠、舍命全孝的悲壯事跡被載入《后漢書·獨行傳》。因故城與武城漢時同屬甘陵郡,且故城縣歷史上曾叫過甘陵縣,故清河、武城、故城三縣舊縣志對趙苞的事跡都有記載。舊《故城縣志》記載:“甘陵收趙苞、李云、馬中錫、孫緒、李咨、周世選六人次,分敘孝友忠節,各門統攝于人物志。”并稱趙苞這種“乘方不忒,臨義罔惑”的特立德行,永為后世景仰。為追念這位先賢,家鄉人為他修了廟宇,世代供奉瞻仰。久之,漸成村落,遂以“趙家廟”命名,現簡稱趙廟村,屬故城縣軍屯鎮管轄。現趙苞廟已無存,惟有村莊名字延續至今,成為對這位先賢的永久紀念。
關于趙苞的籍貫,史家有多種版本,比較權威的說法:“百度”說他是甘陵東武城(今山東武城西)人;《辭海》說其為東漢甘陵東武城(今河北清河東北)人。這兩種說法的交匯點恰恰正是今故城縣趙廟村。趙廟村正東是山東武城縣原縣城(今武城縣老城鎮),西南是清河縣縣城,分別相距6公里和25公里,與民間傳說一致。隨著歷史的演變,一些行政區域也發生了變化,不能不讓我們對一些歷史名人重新界定籍貫。1965年武城縣一部分村莊劃入故城縣,其中包括趙廟等村,趙苞就更加名副其實地“加入”了故城縣籍,從而為故城縣乃至衡水市的歷史寫上了厚重的一筆。
作者:宮瑞華 編輯: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