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西安的石榴花正進入盛開期。


石榴花是西安的市花,石榴樹原產于中亞。作為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西安和石榴的故事源遠流長。


5月19日,中國—中亞峰會結束后,習近平主席和中亞五國元首共同種下六棵石榴樹。這既見證中國同中亞千年友好交往,也象征中國同中亞緊密團結合作,更寄托對中國—中亞關系美好未來的期待。


千百年來,中國同中亞人民互通有無、互學互鑒,創造了古絲綢之路的輝煌,書寫了人類文明交流史上的華章。如今,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上,一個個精心設計的文化元素,將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中亞五國巧妙地聯系在一起,寓意雙方續寫千年友誼,開辟嶄新未來。


中國—中亞峰會的會標是一朵六色石榴花。六片花瓣呈螺旋上升式排列,中心為西安地標鐘樓,寓意中國和中亞五國朋友齊聚西安共敘傳統友誼,共謀未來發展。


峰會在灞河之濱的西安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會場外,矗立著一座張騫雕塑。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使者張騫自長安出發,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同中亞友好交往的大門。千百年來,中國同中亞各族人民一道推動了絲綢之路的興起和繁榮,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豐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在半開放式集體國宴的餐臺上,有一組按比例精確3D打印的中國和中亞國家地標。


其中有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的列吉斯坦廣場,位于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的世界上最大封閉式摩天輪,塔吉克斯坦杜尚別的國徽紀念柱,哈薩克斯坦巴伊杰列克觀景塔,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國家歷史博物館,中國甘肅玉門關、陜西西安大雁塔和鼓樓……今年中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中,中國和中亞五國文化元素得到精心展現。


中國同中亞國家人民文化藝術年暨中國—中亞青年藝術節開幕式演出中,中國藝術家表演的一曲秦腔贏得了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秦腔,被稱為“中國最古老的搖滾”,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諸族音樂文化交流的結晶。


佾舞是中國五大古禮之首,作為國禮流傳千年至今。


古代樂舞的行列稱為“佾”,佾舞有“二佾”“四佾”“六佾”“八佾”之分。“八佾”為規格最高,即每行八人,共八行六十四人。


此次迎賓儀式現場跳起的“八佾舞”就是規格最高的禮儀舞蹈。中國人民用最高禮儀迎接中亞五國遠道而來的友人。


西安峰會中的一個個精心細節,是古往今來不同民族間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縮影,釋放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的共識和心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也是民心的紐帶。


去年,在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發展。我們要建立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大格局。


今年,在中國—中亞峰會中,推動文明交流互鑒這一主題貫穿始終,也體現在眾多中國和中亞文化元素中。


在與五國領導人會談時,習近平主席都談到了要深化人文交流合作。


在峰會主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給出加強文明對話的具體路徑——中方邀請中亞國家參與“文化絲路”計劃,將在中亞設立更多傳統醫學中心,加快互設文化中心,繼續向中亞國家提供政府獎學金名額,支持中亞國家高校加入“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辦好中國同中亞國家人民文化藝術年和中國—中亞媒體高端對話交流活動,推動開展“中國—中亞文化和旅游之都”評選活動、開行面向中亞的人文旅游專列。


同中亞五國元首共同會見記者時,習近平主席進一步指出,將積極開展體育、考古、旅游、醫療衛生等領域合作。



回望古絲綢之路,中國的造紙、冶鐵技術及中醫等經中亞傳播至世界,中亞、西亞的天文、地理、數學等知識也相繼傳入中國;唐代玄奘西行求法,明代陳誠五使西域……千百年來,不同文化在古絲綢之路上交相輝映、相互激蕩,積淀下潤物無聲的精神通融。


如今的“一帶一路”上,從互派留學生到聯合考古,從互譯圖書到合拍電影等,中國同中亞國家人文交流合作更加密切。


隨著中國—中亞合作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展開,雙方民心相通不斷加強,必將書寫下文明交流互鑒的嶄新篇章。


編輯:姜長淼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