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留貫村集體合作社種植的高粱喜獲豐收。(資料圖)武強縣委宣傳部供圖


“把地托管給村集體合作社之后,省心又省力,還有租金和分紅,這事兒真不賴!”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蔡留貫村村民楊文柱,將自家7畝多地托管給村集體合作社后,和妻子到北京打工,兩人每月收入1萬多元,實現了“離鄉不丟地,不種有收益”。


近年來,武強縣聚焦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等難題,以盤活土地資源為抓手,積極探索“小田變大田”土地托管集中經營模式,讓村集體和群眾實現雙增收。


蔡留貫村2022年度土地分紅賬單。武強縣委宣傳部供圖


地租能不能按時支付?土地承包關系會不會發生變化?為解除群眾對土地托管的各種疑問,武強縣確定了“示范試點引領、資金集中投入、強村帶動弱村、縣域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按照“一變兩不變,促進雙增收”的工作原則(一變是經營主體由農戶變成村集體經濟組織;兩不變是農村土地承包關系、農民受益主體不變,實現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農戶增收),引導扶持村集體集中托管土地,構建“村黨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涉農企業+銀行+保險”的“六位一體”土地托管經營模式。同時,大力宣傳土地托管政策,讓村民從“不放心”到“我放心”再到“有信心”。


村民在村集體合作社打工。武強縣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村里有1119畝土地流轉到村集體合作社經營,種植小麥、高粱,2022年村集體純收入約為30萬元。”蔡留貫村黨支部書記蔡建三介紹,合作社在與農戶簽訂協議后,農戶對承包地不用再投入,由合作社負責托管的一切投資費用,合作社通過組織專業托管服務隊伍實現自主經營。


土地托管有利于種植結構調整,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收益。全縣首批8個試點村累計托管土地6900余畝,僅村集體收入每年就有290多萬元。目前,第二批17個村正在進行土地托管申報,未來爭取在全縣農村全面推廣,從而惠及更多農村群眾。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