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進、聰明、認真、熱情,不僅自己愛學習,還帶著分廠人員一起學”“他是一個挺較真的人,總說能摳出來的都是利潤”……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職工口中的“身邊的榜樣”,說的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汲云龍。
汲云龍是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燕趙英才A卡持卡人、衡橡科技生產總監和汲云龍創新工作室負責人。一個平凡的產業工人用20多年深耕一線的努力,主導并參與了12項新產品試制和7項創效顯著的技改項目,獲得8項專利,創直接經濟效益近千萬元,填補了工程橡膠和機械加工行業空白,走出了不平凡的道路。
成才之路多艱辛,勤勉付出有回報
1999年,技校畢業的汲云龍來到衡橡的車床工序。工作中,他不怕苦累、踏實也愛學習,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5年時間掌握了多項技術,開始擔任起機加工生產車間工段長職務,先后獲得衡水市“知識型職工標兵”、衡水市“能工巧匠”等稱號。
從工段長到車間副主任再到副廠長,肩上的擔子重了,汲云龍深感責任重大,在原有初級技工等級的基礎上,繼續深造和提升,考取了二級車工技師,拿下大學畢業證書。一線實際從事機械加工近10個年頭,從一名基層的機床操作工,一步一個腳印成為了管理者,在工作歷程的第二個10年,已是河北省突出貢獻技師。
2019年成為預備黨員,這個身份讓汲云龍倍加珍惜,更加執著努力。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深知自己是一名管理者,更是一名黨員,危難時刻要沖在前,他把很不容易搶購到的2個紅外線測溫儀,在公司正式開工前就拿到門崗供大家使用,還時刻提醒車間工人做好防護,并編制防控應急方案等文件,切實做好防控的工作,用行動詮釋出共產黨員應該有的樣子。在2020年的11月20日,汲云龍“轉正”了,在這一刻,閃閃發光的黨徽讓他信心更加堅定、步履更加有力。
節能降耗技改創新,摳出來都是利潤
設備是機加工的飯碗,工藝優化是機加工提效的關鍵問題,標準化管理是不斷細化、優化和充實的過程。汲云龍圍繞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降低技能要求、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生產過程平臺監控五個主題思路,進行有效的設備升級改造和創新。
對鑄鋼加工余量優化,鑄鋼原材料使用量每年相對節省百噸,節約材料費用幾十萬元;拋丸機噪音大,內壁增加橡膠板,減少噪音,初衷是為了操作人員的職業健康著想,實際情況是消力也變相的保護了合金護板,延長護板壽命,每年為公司節省很大一筆費用;油漆工藝革新、鐵路支座圍板壓條調整、潤滑油路內循環保養等等都是在通過創新節能降耗。
技改急先鋒,參建超級工程
2020年汲云龍牽頭,帶領工作室成員自主設計了一個自動生產單元,硫化效率提高20%,減少高溫環境對員工身體的影響,補齊衡水地區橡膠類企業安全發展領域短板。2021年研發完成了行業內加工下支座板的第一條桁架機器人全自動生產線,實現了各數字化設備無縫銜接的流水作業,并申請了專利。
2022年陸續通車一帶一路工程的印尼雅萬高鐵和孟加拉帕德瑪大橋,其使用的橋梁支座和預埋件都是衡橡科技生產制造,汲云龍帶領團隊負責起草工藝、組織加工完成,產品品質得到業主高度贊賞,授予公司優質供應商牌匾,為中國一帶一路工程做出貢獻。還有目前世界上轉體橋梁跨度最大轉體噸位的保定樂凱大橋40000噸轉體項目,他作為工藝師,在國內外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情況下,通過近半個月工藝驗證,編制了一套工藝指導書,攻克了重大技術裝備難題。襄陽北編組站大橋的轉體裝置也是由他牽頭負責加工和安裝,創造了“兩個世界之最”和“三項國內首次應用”。
做好傳幫帶,形成人才梯隊建設
2006年公司招錄了一批80后技校生,汲云龍就考慮如何融入到這些新人中去,了解他們才能更加有效的溝通和管理,于是將公司小白樓閑置的廢臺球桌改裝成了乒乓球桌,還自己買了籃球,和這些小伙伴們一起活動。大家是玩在一起,工作在一起,關鍵是引導他們有目標,上班要踏實,要有規劃、有主見,鼓勵他們學車床。一來二去,就成為大家口中的“龍哥”。
汲云龍常說:“一個人能粘幾個釘,一定要帶出團隊來。”
受父親影響汲云龍一直有做筆記的習慣,隨時記錄包括:分廠的每名員工的信息(相當于人資統計)、改進的小想法、異形件的加工時間、設備的參數、機加工的設備,通過這濃縮版的分廠臺賬,查詢數據和資料都很方便。親自教、手把手的帶,要求團隊成員天天做筆記,也要學習繪圖軟件。雖然有因為繪圖不行被說哭的,有看見他就緊張的,但嚴格的要求,讓團隊成員們養成了好的工作方式,大家心里是非常敬佩的。
積極帶徒傳藝,從生活上給予關心,在工作中給予幫助,生產一線整體專業素質都需要提升,汲云龍就發現亮點、因人施教,培養出了很多干部和骨干員工,帶領一車間、一分廠,榮獲多項集團公司董事長特別獎、技術創新獎、全國模范職工小家、衡水市青年文明號等。
10年生產一線、10年生產管理,擇一業從一生的汲云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大國工匠精神”。
勞動光榮、奮斗偉大。相信默默奉獻的產業工人一定會在前行路途中收獲更多,包括知識、包括成長、包括榮譽。有努力,就有成績;有夢想,就能實現;能堅持,就會進步;有思路,就能奔跑;加油,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工匠們,沿著“崗位奉獻”之路,不斷汲取新知識,開展技術、工藝、裝備革新,努力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通訊員:時爭艷
編輯:徐鵬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