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古道的一條街——故河街。
故城縣縣城鄭口鎮之得名緣于京杭大運河,是一個地理區域的泛稱,并無叫做“鄭口”的村莊。
“鄭口”的名字從“鄭家渡口”演化而來。故城縣與山東武城縣隔河相望,兩岸居民來往密切,且故城縣的一些耕地在河對岸,老百姓每天要過河耕種。過去河面上沒有橋梁,曾有鄭氏三兄弟在這里設擺渡口,方便河北、山東兩省人民往來,故“鄭家渡口”聞名遐邇,久之便成了故城縣臨近渡口一帶村莊的代名詞,后來簡稱“鄭家口”。明、清年間,大運河漕運繁忙,鄭家口逐漸成為一個商賈云集的大集鎮,歷史上曾有一段時間稱為“鄭鎮口”。附近村莊的老百姓則昵稱“口兒上(hang)”,譬如說“去口兒上趕集”“去口兒上開會”。1945年鄭家口解放以后成為故城縣人民政府駐地,上世紀60年代中期改稱“鄭口”至今。
鄭口區域的變遷
說到鄭口,很多老人都會告訴你,鄭口區域包括“三街”“五鎮”。所謂“三街”,指的是今天的一道街、二道街、三道街,這是毫無疑義的。至于“五鎮”,很多人都說是南鎮、西城鎮、泰興鎮、帝君廟、五大院5個行政村。但近年出現了另一種說法。據年近九旬的“老鄭口”、原故城縣計委主任楊月橋先生講,“鄭口鎮分為‘三鎮’‘四坊’,‘三鎮’為太興鎮、西城鎮、南鎮;‘四坊’為前油坊、后油坊、前香坊、后香坊、帝君廟、辛宅上(方言讀‘hang’)”等6個自然村。
這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楊老先生講的“三鎮”“四坊”與我們今天說的“三街”“五鎮”并不矛盾。他提到的前、后油坊和前、后香坊是兩個自然村,簡稱“香坊”“油坊”,加上帝君廟、辛宅兩個自然村,恰好是“四坊”,與我們今天所說的“五鎮”不同的是增加了前后油坊、前后香坊、辛宅,而少了五大院。究其原因,是漳衛運河改道所致。
上世紀40年代之前,衛運河自南從果子口村迤邐而來,至南鎮河堤前變為東西流向,在今鄭口大橋東側不遠處又成為南北流向折向北,經今故河街流至五大院村南又改向東北,河道在鄭口鎮內形成一個轆轤把兒。50年代初,為治理水患,人民政府疏浚河道,裁彎取直,把甘泉村分為兩部分,命名為河東甘泉村、河西甘泉村,衛運河鄭口段才形成今天我們見到的景況,河道在城區外直接朝東北流向德州四女寺。
運河流經鄭口城區的時候,人們傍河而居,河東稱為鄭鎮東,河西稱為鄭鎮西。鄭鎮東包括現在的辛宅、前香坊、后香坊等村莊;河西鎮主要包括現在的南鎮、西城鎮、太興鎮、帝君廟等村莊。鄭鎮東因地面狹促,沒有空間發展,而鄭鎮西卻因碼頭繁忙而逐漸發達起來,成為鄭口最繁華的地帶。特別是河道改道以后,原河東村莊因交通不便,離河運碼頭較遠,逐漸衰落下來。而原河西一帶發展空間廣闊,形成了三條街道,逐漸形成經濟、文化活動中心及物資集散地,特別是二道街、三道街的北延帶動了北端五大院村的發展,于是形成了新的“三街”“五鎮”之說。后來,人們把鄭口的區域范圍分為“內五鎮”“外五鎮”,“內五鎮”即南鎮、西城鎮、太興鎮、帝君廟、五大院五個村莊,“外五鎮”指后油坊、前香坊、后香坊、辛宅、甘泉等5個村莊。從村莊布局上來看,“內五鎮”是鄭口的核心區域,“外五鎮”更像是鄭口的近郊衛星村。
“小天津衛”的由來
現在很多故城人喜歡以“小天津衛”來贊譽鄭口。他們中的很多人片面認為這雅號的來源是因為鄭口歷史上商業發達,堪比天津。其實并不盡然。鄭口號稱“小天津衛”不是近年的事,而是至少從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即有此美譽。除了經濟、文化比較發達以外,鄭口被譽為“小天津衛”還因其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
首先,鄭口是運河“漂”來的一座城市,經濟繁華似天津。
故城縣境在京杭大運河西岸,南北長一百四十多里,南起建國鎮辛堤村,北達與山東德州毗鄰的蘆家圈村,這一段運河的確切名稱叫衛運河(上游至河北省館陶縣,下游至山東德州四女寺)。從地圖上來看,故城縣像一彎半月依運河形成南北長、東西狹窄的帶狀。鄭口恰好在這條帶狀的中間位置,南距原山東武城縣城約25公里,北距故城縣原縣城故城鎮約17公里,非常適合船商落腳休憩。
水上運輸一直是中國古代運輸的中流砥柱和古代經濟的重要組成。歷史上,運河的主要功能是漕運。廣義的運河漕運是指封建王朝將征自田賦的部分糧食通過水路運往京師或其他指定地點,供宮廷消費、百官俸祿、軍餉支付和民食調配。因此幾千年來,經濟文化社會發展較快的地方,基本上都在河流尤其是運河沿岸。運河漕運始于隋,興于元,盛于明,從隋朝至清朝中期,走過了千年輝煌。
鄭口東鄰山東省原武城縣,北達朝廷主要官倉(舊時由國家支配的倉廩系統的統稱)德州,南通運河鈔關(明代征稅的關卡)臨清,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得漕運之利,逐漸形成了一個小港口。春夏秋三季,鄭口河道船只南來北往,每天都有幾十艘大木帆船在此停靠,裝卸貨物。南方的絲綢、布匹、稻米、茶葉、鐵器、竹器,北方的煤炭、糧食、生鐵、糞肥、皮毛以及當地的小麥、雜糧、白菜、西瓜、棉花等物資都在這里裝卸,每艘船可裝載三十余噸貨物,可見其吞吐量之大。鄭家口商賈云集,店鋪林立,客貨川流,“南埠商艫”成為故城一景。其中南宮、棗強、大營一帶的皮革棉麻等物資集中用鐵輪大車源源不斷地運往鄭口,附近的小商販也都匯集在鄭口進貨,許多外地商客看到利好紛紛到鄭口做生意,使得鄭口成為南北方重要商品的集散地。明清以來,甚至江蘇淮安、山東臨清、張秋都有客商至此辦鹽場、開烘爐、設藥鋪、賣雜貨,很多人定居鄭口。前來貿易的商賈以山西人居多,于是在鄭口建立了“山西會館”(舊址在原縣公安局大院),俗稱“北會館”,專供山西人聚會就餐、議事。山西會館匾額由山西籍清雍正年間進士、大書法家祁嶲藻題寫,可見其規模之恢弘。為抗衡外地人爭搶業務,當地商人在南鎮臨近河堤處也建立了自己的會館,建筑規格略小于山西會館,俗稱“南會館”。這種帶有商業“辦事處”性質的會館在鄰近的商埠重鎮德州、臨清都不曾有,當時鄭家口之繁榮也可據此略見一斑。
作者:宮瑞華 編輯: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