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衡水市冀州區門家莊鄉成方連片的溫室大棚內,棚農們搶抓農時,忙著種植蔬菜、瓜果,育苗補苗,一派繁忙景象。



走進該鄉東堤北蔬菜大棚種植區,種植大戶劉曉廣的棚里,一株株葡萄藤順著葡萄架蜿蜒生長,展露新芽。葡萄架下方,一顆顆綠油油的圓白菜也“不甘示弱”,正茁壯成長。“今年大棚采用的是套種模式,保守估計每個棚年純收入3萬塊錢以上。”劉曉廣喜滋滋地說,利用套中模式,提高了設施利用率和種植效益,收入能提高三成左右。他家的另外3個棚內,一壟壟西紅柿,一排排青菜也長勢喜人,只待有個好收成。   



據了解,蔬菜種植在東堤北村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從大田種植到溫室種植,已經發展成為當地的富民產業。近年來,該村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技術指導下,不僅擴大了反季蔬菜種植面積,蔬菜品種也由單一的西紅柿,發展到芹菜、茴香、辣椒、白菜等十幾個品種,每年的產量達到1300多萬斤。



在西堤北冀西蟠桃大棚內,一朵朵粉若桃腮的蟠桃花競相綻放,花香四溢。“蟠桃預計5月中旬成熟上市,不施化肥農藥,完全采用有機肥,健康又美味!”桃園主趙麗霞介紹,2022年7月,產品被認定為國家綠色食品A級標準,市場暢銷,效益可觀。如今,越來越多的鄉親們向溫室特色果蔬要“票子”,溫室果蔬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近年來,冀州區門家莊鄉積極引導當地農民發展大棚特色種植,目前果蔬種植面積達到了400多畝,設施農業成為農民增產增收的強有力支撐,也豐富了衡水、石家莊、邢臺、北京等地老百姓的“菜籃子”“果盤子”。



攝影:李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