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年味兒
小時候的鞭炮真好看,解下一個拿根香點著,小鞭炮的響聲讓人聽著心里美滋滋的,這才是過年!
過大年 穿新衣
過年時,條件好點的家庭能給孩子們一人做一件新衣裳。我家條件不好,一般只給哥哥做新衣服,我穿哥哥脫下來的舊的。母親把舊衣服拆開,把布反過來再給我做一下,和新的差不多,都要等到大年初一早晨才能穿。剛穿上的新衣裳處處小心,怕弄臟了……
壓歲錢
大年初一早晨起來后,爺爺奶奶已經(jīng)坐在堂屋椅子上等孩子們拜年了。我們不會說什么,只是跪下磕頭說句:“爺爺奶奶,俺給你們拜年了。”紅紙包著的三兩毛錢是盼了一冬天的壓歲錢!
大年初一不燒根
大年初一煮餃子有個風俗,柴火不燒根兒,寓意給家里留“根兒”。我們那里初一早晨煮餃子要燒芝麻稈,我負責檢查,把帶根兒的拿出來,不能燒,弟弟和哥哥在院里放炮哩!
走節(jié)
小時候拜年在初一早起,一家的男人全部出動。輩分小的要轉(zhuǎn)半個村子,輩分大的在家里等著。聽見來人馬上出來迎著說:“別磕頭了,人到了就行啦,進屋喝水。”人們紛紛回:“不了不了,還要轉(zhuǎn)去呢?!比藗兒芸粗剌叿侄Y節(jié),拜年時在大街上遇見大輩兒了也要磕頭。
過大年 唱大戲
正月里我們村里要唱戲,大隊里搭戲臺子。南頭前街里是絲弦,西頭街里是秧歌戲,這個班唱幾天,那個班再唱幾天,有時外邊的戲班也來唱。我們小孩子不愛聽戲,在臺子下邊跑著玩,也有來賣糖葫蘆和糖塊、雜貨的小販。臺子下擠滿了人,后邊的看不見要扛著板凳蹬上去看,還有好多外村來看戲的,熱鬧極了。
打春圖
立春也叫打春。打春這一天,娘給孩子們胳膊上縫個小布公雞。人們都出來走走,病人也會讓家人攙扶起來到院里走走,老人說打春不能打在炕上。孩子們抱抱椿樹,嘴里要說:“椿樹王,椿樹王,你長粗我長長!”大人們?nèi)サ乩锸包c柴火回來烤火,說能祛百病。那時候人們很重視這些風俗,相互提醒哪個時辰打春!
娘正月里打撲克
小時候有句俗話:懶老婆盼正月。到了正月古理兒多!一年到頭忙碌的母親,只有到了正月才能停下來。四鄰八家的大姑娘、小媳婦、嬸子、大娘,都來我家打撲克,有時炕上、地下分兩伙兒玩,家里天天熱鬧哩很。她們打升級,玩到中午該做飯了才散,吃了飯又早早來了,怕占不著地方!
正月里的晚上
正月里的晚上,大人們酒場就多了,寂靜的夜里叫媒(猜拳)的聲音能傳半條街。酒場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來的人都要帶瓶酒,主家不會開客人的酒,要喝自家的。酒場散了,主家攔著客人,讓他把自己帶來的酒拿回去。正月是農(nóng)民一年最放松的時候,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沒有正月了,過了初一就琢磨該去哪里打工掙錢了……
正月里請媳婦兒
我們那里有正月里請媳婦兒的風俗。家里擺好了茶水、花生、瓜子,大人去請村里今年剛?cè)淼南眿D兒。媳婦兒們請到家,被大人熱情地讓到里屋炕上坐下,趕緊上煮好的餃子,不然人家屁股還沒坐熱,下一家又來把媳婦兒請走了……那時候人和人之間的親熱和純樸,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很多習(xí)俗也慢慢消失了……
編輯: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