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瓜粘


到了臘月二十左右,村里就來賣糖瓜的老人了。他推著一個獨輪平板車,上邊“殼簍”里有糖瓜,人們都買一點(或用糧食換)送灶王爺時用,我們幾個開心地圍著車子轉(zhuǎn),總想趁機(jī)“弄”一個吃,老頭小氣哩很,“把”得很嚴(yán),一個也不多給!廿三大人上完供才分給我們吃。



掃房子


小時候快過年時要掃屋子,先把屋里的東西搬到院子里。娘頭蒙上手巾,用長桿子綁上笤帚,掃干凈房頂犄角旮旯沉積了一年的灰塵。



換豆腐


早晨街里一敲梆子,就是換豆腐的來了。人們愿意換光晨家的,渣子少,人也“實誠”,黃豆里有點兒土塊人家也不撿出來,給的秤總是高高的。西邊村里乍乎“奸巴”,豆腐也不好,渣子多,人們聽梆子聲音就知道誰來了!俗話說“和氣生財”,看似老實人吃小虧,其實人們心里有數(shù),回報的是信任!信任是無形的財富!



蒸年貨


小時候過年要蒸很多饃饃(饅頭)、年糕。記得母親蒸了一鍋又一鍋,堆滿了一大笸籮,等涼了放在一個缸里儲存起來,足夠一家子吃一個正月。那時很冷,不用擔(dān)心壞了,不住人的屋子就是天然的冰箱……有時也蒸帶棗的棗花,我偷著摳上邊的棗吃……



饅頭點紅


過了臘月二十,家里開始準(zhǔn)備過年用的饅頭和包子。娘手特別巧,她會做小豬、小兔子、小刺猬棗花,還在它們鼻子上點紅點兒。白胖胖的小豬紅艷艷的鼻子,可愛極了!我和妹妹嚷著讓娘給我們也點上。這些饅頭和包子從初一吃到十五以后,整個年都是輕松的,大人孩子不用再干活了。



貼對子


那時的院子沒有大門,好多人家都是兩截土墻頭。父親有辦法,兩根木桿上邊橫著再綁一個桿,就是大門了。貼上對聯(lián),馬上就年味十足,吉祥滿院了……我們小孩子喜歡一家一家看對聯(lián),看誰能念對,開心的大年開始了!



年三十撒芝麻桿


小時候過年,在大年三十這天往院子里撒上芝麻桿,讓初一來家里的人“踩歲”。撒芝麻桿時嘴里還要念叨著:“芝麻桿來踩歲,大腳小踩我全會,沿著東墻摸西海,麥王娘娘送橋嘞?!边@個風(fēng)俗應(yīng)該是把邪祟全踩掉,迎來好運的意思。隨著村里人越來越少,很多風(fēng)俗也跟著丟失了。


守歲圖


大年三十晚上守歲,我們那里叫“熬五更”。那時候沒有電更沒有電視。包好了餃子,一家子在炕上說話。聽爹講古,我們也相互猜謎語,鬧到很晚才睡……我還要提前拆開那兩掛小炮兒,明天早起放……



炮聲陣陣催人起


年三十晚上睡得晚,初一早晨陣陣的炮聲把我從夢中吵醒,發(fā)現(xiàn)父親出去“走節(jié)”了,娘在煮餃子。我們那里有個風(fēng)俗:大年初一,不允許叫醒別人起來。我趕緊起來放炮兒去!



新花襖


小時候,過年家里盡量給女孩做一件新花襖。大年初一姐姐妹妹穿上新花襖,辮子上系著蝴蝶花,像小鳥一樣跑出去了。她們女孩聚在一起比誰的衣裳好看,嘰嘰喳喳像一群小麻雀。妹妹腳底沾土了趕緊跺跺腳。我對這個不屑一顧,男孩不在意衣服,最重要的是有鞭炮放就行。


編輯: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