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個族群,有那么一個人,為歷史時空開創了恢弘大氣的格局,助推中華文明觸摸新的高度,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拓展和延伸了文明的廣度和長度。那個族群是鮮卑,那個人是長樂信都人(今冀州區岳良村)馮太后。
1600多年前,鮮卑民族神秘崛起,在一個戰亂時代一統北方山河,完成了文化和制度的自我革命,將中華文明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鮮卑是一支來自大興安嶺鮮卑山(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奧克里堆山)的游牧民族。匈奴被漢王朝擊敗遠遁大漠后,鮮卑民族開始向匈奴故地遷徙,向西向南進入了“天蒼蒼野茫茫”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這時的鮮卑部落,還在逐水草而居,屬于落后游牧民族。他們真正進入中國政治中心,成為決定中華民族走向的重要推手,是在南北朝時期。
西晉“八王之亂”后,中央政權迅速衰落,原統治力量在北方胡族的壓迫下陸續南遷。公元3世紀中葉,游牧民族紛紛侵入覬覦已久的中原地區,展開了長達數百年的殘酷混戰。
在五個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中原大戰演化成為一場消耗戰。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幸運地找到了勝利的密碼,從而在戰爭中不斷以弱勝強、由弱轉強。這個勝利密碼,就是團結漢民族、學習漢文化。
從開國之君拓跋珪開始,歷代北魏皇帝便與漢人世家豪族的聯合,從中選拔官吏;以漢文化為師,學習漢族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禮儀、民俗等等。到439年,北魏統一了分裂達130多年的黃河流域。
隨著時間的推移,北魏統治下的以漢族為主的各族人口越來越多,民族矛盾也日趨尖銳,北魏統治者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繼續慢吞吞地被動漢化,要么主動改革加速漢化。這時,著名的馮氏文明太后登上歷史舞臺。馮氏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馮弘是北燕國君。太安二年(456年),成為文成帝皇后。獻文帝、孝文帝時期兩度臨朝,強力推行漢化改革:頒布均田令,實施租調制,在地方實行三長制,促使北魏政治、經濟體制加速轉型。
孝文帝拓跋宏兩歲時就由馮太后撫養,馮太后一生無子無女,對孝文帝的教育傾注了全部心血。孝文帝對漢文化的高度興趣、極好的讀書習慣、深厚的漢文化修養都是從馮太后春風化雨般的教誨中得來。馮太后推行改革帶來的巨大收益,也被孝文帝真切地看在眼中。
馮太后漢化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使北魏逐漸走向北朝最鼎盛時期。馮太后去世后,孝文帝并沒有改弦易轍,而是以更大力度推行漢化改革,并于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禁穿鮮卑服、禁止30歲以下官員說鮮卑話、鼓勵鮮卑人與漢人通婚,甚至自己帶頭改姓,將皇族拓跋改為“元”姓。
依托中原腹地的輻射力,中華文明以一種嶄新的姿態,茁壯生長于黃河兩岸,隔江而治的南朝不再是正統的唯一代表,北魏統治下的中原成為傳統文化的中心。這樣,北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越來越占據優勢。
史學家對馮太后的改革給予高度評價,正如樊樹志教授在《國史十六講》指出: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改革的最大特點在于,把胡人的漢化過程納入政治體制,使之法制化、常規化,使北方地區的胡人與漢人的差別日趨縮小,以至于融為一體。這是北魏改革最為了不起的成就。
在廣泛吸收漢文化的同時,鮮卑拓跋氏還吸收了佛教帶來的西域文化(云岡石窟就是其代表,余秋雨先生也在此題字“中國由此邁向大唐”。),為漢文化與鮮卑胡風、西域文化交融創造了豐沃的土壤。北魏時期廣泛吸收各族文化與大唐文化兼收并蓄一脈相承,也成為中華文明對文化的包容、以文化來劃分種族,能夠一直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