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氏青山墓 杜書堂 攝
青冢村,位于武邑縣橋頭鎮人民政府駐地南偏東4公里處。全村現有892戶2557人,均為漢族,現有王、劉、趙、李、張、彭、程、吳、鄧等姓氏,耕地面積11000畝,地勢平坦,為輕壤土質,以傳統農業為主。據查,該處原為“安成侯墓”陵園,建于西漢景帝年間。傳說此處漢代就有原始村莊,村中以王姓為主。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山東青州府莒城縣大王莊王姓大戶,遷居此地立莊。因附近有“竇氏青山”,俗稱青冢,借此取村名為“青冢”。
竇氏青山,位于武邑縣城東十四公里處的青冢村村南,占地36582平方米,目前冢高22.9米,周長490米。據史料記載,當時墓高三十余丈,墓圍長一千余步(古七尺為一步),天晴云疏之日,方圓幾十里以外都能看到,宛若一座青山,直插云天,清同治十一年《武邑縣志》以“古跡”入卷,稱“竇父冢”。當地人俗稱“青冢”,并有民謠流傳:“滄州獅子景州塔,比不上武邑土疙瘩。”它是漢文帝劉恒的皇后竇猗房的父親竇青的墳墓,因漢室追封竇青為安成侯,故又稱安成侯墓。竇氏青山歷兩千多年風雨,閱盡滄海桑田。雖冢上建筑已蕩然無存,但大冢猶在,巍然屹立。
相傳,西漢初期,這里是一片沼澤,附近居民多以捕魚為生。鄉民竇青乃一老實本分的莊稼人,由于妻子去世較早,他一人照料三個孩子,生活十分艱難。這天,他去捕魚,不慎失足跌入水中,淹死在沼澤里。剩下兩兒一女相依為命,采桑養蠶,要飯討食,艱苦度日。數年后,竇青之女竇猗房,被官府以“良家子”選入長安皇宮為宮女。公元前179年,竇猗房被漢文帝封為皇后,其父竇青被追封為安成侯。薄太后(竇皇后婆母)一向喜歡并看重竇氏,欣賞她的品行,同情她的身世。于是,薄太后下令有司填平竇青溺水身亡的水澤,建成一座大墓冢,傳說此墓要在長安看得見為標準,以解竇后思念之苦。據史料記載,當時填平了沼澤,墓高三十余丈,墓園長一千多步,天晴云疏之日,方圓幾十里之外都能看到,宛若一座青山巍然屹立。
據《史記卷四十九·世家第十九·外戚》記載,竇父墓建成以后,令清河郡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比靈文園法,并賜守靈人為黃姓,以附皇家陵園之意,免除賦稅勞役,只做維護陵墓之事。多年后,在竇氏青山南坡山腰平臺上,歷代相繼建起了護國寺、大仙爺廟、三仙爺廟、疙瘩爺廟、眼光奶奶廟、仙姑樓、送子觀音廟、千手千眼佛廟、三仙姑廟、倒座觀音菩薩廟、龍王廟等等,僧侶眾多,香煙繚繞,儼然變成了佛教圣地。每年正月十六、三月初三、七月二十三,青山下有三大廟會,屆時商家云集,藝人蜂聚,鼓樂聲聲,梵音陣陣,龍舞獅滾,熱鬧非凡。多有文人墨客留有吟誦之詩篇。
青冢山日益繁華,加之政府保護,生活安定,引來不少手藝人及富商遷來立村居住。其中,黃姓原是官封守墓人,自建小村叫黃莊。馬莊是外地手藝人遷來,從事制作祭祀用車馬紙活兒而得名,傳說各個廟里用的神馬寶車,都出自于馬莊人之手。廟前村和后村是外地人遷來,居住在關公廟前的叫廟前村,由山東青州府莒城縣大王莊遷來的住在青山以北,叫后村。由山東遷來的手藝人,在此從事染布為業,故名染坊屯。東南山疃相傳是兩個響馬的頭目落戶,人稱“黑馬肖”“白馬趙”,金盆洗手后落戶為民。還有明代時從山西洪洞遷來的趙村,從青林遷來的鄧家村,從審坡遷來的張家村,以及“洼兒里”“李樓”“雙樓”等等,共十五個疃,組成了青冢村。在兩千年的時光里,風雨滄桑,時代沉浮,由青山墓形成的青冢村,不管日月變遷,祖祖輩輩生活在青山的榮光之中,也見證著青山的興衰。1982年9月,竇氏青山被確定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冢前樹有石碑,上刻“竇氏青山墓”五個大字。青冢村在新時代,為保護文物而繼續作出貢獻。(武邑縣文化研究會)
編輯: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