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武桂新在棗強縣唐林鎮唐林村組建了我省第一個“巾幗黨支部”。她用6年時間,讓唐林村從一個臟亂差、人心散的落后村,變成了富裕的果蔬種植專業村。村民們都說,唐林村能有今天,多虧了村黨支部書記武桂新。


1994年7月,武桂新到唐林電線廠當工人。1996年,她轉入到唐林燈具廠工作,2003年企業進行了二次改制,原企業改為棗強縣三聯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由她任董事長。經過她多年的艱辛打拼,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作坊式廠子逐步發展為固定資產千萬元以上的知名企業。她致富不忘鄉親,看到村里領導班子癱瘓、上訪不斷、吃水難、用電難的混亂局面,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企業家,她深感有責任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


2010年9月30日,武桂新以高票當選為唐林村黨支部書記,毅然挑起了改變唐林村這個重擔。


武桂新上任伊始,經反復考慮,根據村里年輕的男性外出打工的多,在家從事生產生活的主要是婦女這一實際,組建了河北省第一個“巾幗黨支部”。又經過全村村民大會選舉,確立了其他班子成員,并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確定了村財務定期公開制度,形成了班子成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心協力的良好工作模式。為提高辦事效率,她和村兩委成員實行晝夜在崗值班制度,帶領村干部、黨員開展定期的群眾“夜談”活動,并成立了村綜合治理工作站、群眾工作辦公室等,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上任時,村集體沒有一分錢,村兩委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武桂新騰出自家公司的一部分辦公樓,墊資10多萬元,將其裝修一新,增添辦公設備和新型電教設備,作為村兩委辦公室。為解決村民“吃水難、用水難”,她協調水廠,并墊付了全村5000多元的水費,帶領村民先后打深井3眼,配套井4眼,安裝地下防滲管道1萬余米,不僅讓群眾喝上了放心水,還實現了村里全部農田水利化。為解決村民“用電難”,她積極主動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先后為村里增上了3臺160千伏安的變壓器。為解決村民“出行難”,她墊資70萬元,動土1000余立方米,完成了全村兩縱兩橫路和主要街道的修繕及擴寬工程,并安裝高標準路燈137套。在2013年全省開展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中,她積極投入到環境整治第一線,和廣大村民一塊搞大掃除,并建立了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全村建垃圾池20個,垃圾深埋坑1個,設保潔員6名。結合本村實際情況,武桂新為全村60周歲以上“空巢”“留守”老人建立了設施完善的“巾幗幸福院”,讓他們安度晚年。她墊資5萬元,建立了村級文藝活動中心和農家書屋,組織鑼鼓隊、秧歌隊,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唐林村是純農業村,要致富,調整種植結構勢在必行。2011年春,武桂新個人出資3萬元組織村干部、群眾代表到浙江義烏、山東壽光、饒陽等地參觀學習。她和村兩委成員,結合本村實際情況,確立了以發展大棚菜為突破口搞特色種植的發展模式。種植棚菜需要技術支撐,她又建立了鄉村女校,聘請農業技術人員和專家,不定期為全村婦女搞農業科技致富培訓。為了“抱團發展”,將散小農戶聯合起來,武桂新成立了由59名農戶為成員的,以她為法人的巾幗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使全村大棚果蔬種植得到了迅速發展。到2013年年底,唐林村果蔬大棚發展到700余畝,其收獲的葡萄、香瓜等銷往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等城市。


2015年,唐林村成為大棚果蔬種植專業村和全縣示范村。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9年的2790元,增加到2016年的萬元以上。在武桂新的帶領下,這個貧窮落后的小村逐步走上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