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傳統麻胎毛筆制作技藝,讓更多人用上我們侯店的毛筆。”這是衡水90后女孩李紅玉回鄉學藝的初心。辭職回到家鄉衡水市濱湖新區彭杜鄉侯店村后,李紅玉向外公學習麻胎毛筆制作。幾年過去,她遵循古法匠心制作的毛筆已遠銷海內外。7月24日,記者來到李紅玉的匠宣麻胎毛筆工作室,了解她與麻胎毛筆的故事。
辭職還鄉學習傳統制筆技藝
李紅玉今年25歲,曾在石家莊一家影樓從事化妝工作,2016年因身體原因回到老家彭杜鄉侯店村休養。待在家里的李紅玉一度對未來感到迷茫,可當她看到家中的制筆原料時,記憶的閘門一下子打開,她想起小時候外公和媽媽做毛筆的情景。這么多年過去了,已經70歲高齡的外公仍在堅持手工制作麻胎毛筆。一個模糊的念頭在李紅玉心中逐漸成形,侯店制筆歷史悠久,外公的手工制筆技藝精湛,這樣的傳統技藝正需要年輕人去傳承和發揚,這是自己身為侯店人的職責和使命。李紅玉決定辭去外面的工作,留在家鄉,向外公學習麻胎毛筆制作技藝,將這一傳統手工藝傳承下去。
得知李紅玉的想法,外公非常開心。侯店村自古以制作毛筆聞名,2009年“侯店毛筆制作技藝”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李紅玉的外公自小便在侯店村的筆廠做筆匠,跟隨廠里師傅學習麻胎毛筆制作技藝。他告訴李紅玉,麻胎毛筆具有腰力足、蓄墨量大、吐墨均勻、筆尖抱而不散的特點,深受廣大書畫愛好者喜愛。不過,由于制作工藝要求較高,學習周期長,學起來難度相對較大。想學習麻胎毛筆制作技藝,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練習掰手弄麻。“掰手弄麻時,需要每天對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進行掰、壓、擠,讓手指變形,直到左手握住麻料時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始終保持在一個平面上,這樣在制筆梳麻料時才不會扎手。”聽了外公的話,看到外公變形的手,李紅玉有些猶豫,但想到老祖宗留下的手藝必須有人傳承,她再次下定決心。就這樣,李紅玉成為了侯店麻胎毛筆第十八代傳人。
苦練手藝掌握整套制筆工序
2016年4月,李紅玉開始接觸毛筆制作。在掰手弄麻階段,她刻苦努力,經過大半年時間,終于掰手成功。回憶起那段經歷,李紅玉眼睛有些濕潤,她告訴記者:“那段時間,每天手都很疼,即便這樣,也要忍著疼痛把手泡在冷水里洗麻料,多虧有家人的鼓勵我才堅持下來。”
李紅玉介紹,做麻胎毛筆的墊襯材料是草本植物苘麻,做筆之前需要對苘麻浸泡、扒皮、梳理、成絲。“很費力,需要有經驗才行,使用上也有要求。”李紅玉介紹,“古人說,無麻不成筆。在所有的植物纖維中,苘麻是最耐腐蝕的品種之一,使用壽命比尾毛長得多。長期以來,苘麻一直是最理想的毛筆墊襯材料。”
麻胎毛筆制作要經過選料、水盆、零活、干作、包裝等5道大工序,80余道小工序。李紅玉認為制筆過程中比較繁瑣而且易受傷的是混帖子工序。這道工序要求在水中把動物毛料(黃狼尾料、羊毛料、香貍尾毛、兔脊毛)和切好的麻料混合均勻做麻胎,再用尖利的牛骨梳,將麻胎梳理順滑,單這個過程就需要反復9遍才能完成。
制作最小的毫筆筆頭也是比較難的,因為它只有兩厘米長。梳理狼毫的時候,手抓一半留一半,抓得松了,梳的時候狼毫會往外掉,抓得緊了,會被牛骨梳子扎手。“雖然我掰手成功,但是由于沒有經驗,剛開始那段時間,每天都會被牛骨梳、鋼梳扎破手指。”李紅玉一邊說一邊讓記者看她的左手,“這兒是被牛骨梳子扎破的,這個是被鋼梳扎破的,這些傷口反反復復就變成了繭子。”此外,制作毛筆要經過動物毛料去油脂這個過程,李紅玉的手經常捏著毛料浸泡在石灰水里,手指縫常常是開裂的,時間一長,手上長滿了繭子。這些對于李紅玉而言,早已成為家常便飯。經過三年多的“打磨”,李紅玉終于出師,學成了整套麻胎毛筆手工制作技藝。
精益求精詮釋工匠精神
如今,李紅玉成立了自己的匠宣麻胎毛筆工作室,每天在工作臺上忙碌。“每天至少在案板前坐8個小時,遇到加班就得10多個小時。”選料、水盆、擇筆……道道工序都要一絲不茍。
為了尋求新的銷售渠道,李紅玉在淘寶上開起了網店。隨著在網上認識的書畫界人士越來越多,李紅玉從大家的反饋中了解到,不同的書畫作品需要不同的毛筆,一支好毛筆對于書畫愛好者來說非常重要。李紅玉根據顧客需求,一步步調整工藝,最終做出讓書畫愛好者滿意的毛筆。她對每一支筆把控都很嚴格,必須要精修、試筆后才會發貨,“過不了自己這一關的筆絕對不賣。”李紅玉用精益求精詮釋工匠精神,她制作的毛筆深受顧客青睞,知名度越來越高,不僅銷往國內多個省份,還接到了國外的訂單。
對于未來,李紅玉表示,希望在傳承麻胎毛筆制作技藝的同時,讓更多人用上侯店生產的好毛筆。她也相信,隨著傳統文化越來越受重視,侯店毛筆會越走越遠。
通訊員 李新朋
實習生 張曉彤
攝影 夏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