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饒陽縣西支沃村,村集體合作社開展的油莎豆種植現場一片繁忙景象,脫貧戶王忠義說:“之前都是靠政府救濟,現在俺們也能自己掙錢養家了,多虧了村支書惦記著俺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拿分紅”。王忠義提到的合作社就是由西支沃村黨支部領頭創辦的集體經濟組織。


自去年以來,為增強村集體自身“造血”功能,帶動群眾共同增收致富,饒陽縣深挖耿長鎖土地合伙組精神內涵,發揮黨建引領優勢,探索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村集體以資金、資產、資源入股,群眾以勞動力、土地、資金等入股,通過支部領辦、黨群共建、抱團發展、規模經營,實現了村集體和群眾雙增收。


黨委“繪藍圖”,多方聯動“保駕護航”


和王忠義同時以土地入股的脫貧戶在村里還有4戶,他們不僅是股東,還在合作社打工,年底可同時享受“土地租金+務工薪金+分紅股金”多重收益。按照村黨支部書記王勁松的預計,村集體年可增收15萬元。


西支沃村是饒陽縣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助力鄉村振興的首批試點村,為抓好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的起步與推動,饒陽縣委先后2次組織考察組前往山東省煙臺市學習先進經驗,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20余次帶隊深入農村實地調研,與鎮村負責人、種植戶代表及有關職能部門召開座談會,經過廣泛征求意見,明確了“分批推進,全面鋪開”的發展思路,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由縣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財政局等職能部門組成的推進專班,建立了調度推進、觀摩拉練、考核評比等工作機制,制訂出臺了《關于支持農業農村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等方面,給予政策指導及必要支持。由縣金融辦協調,將合作社納入“黨建+信用+金融”模式服務范疇,加大資金支持,西支沃村合作社正是通過該模式,爭取建設銀行200萬元信貸資金,確保了合作社的穩步啟動和后續發展。



同時,為激發合作社發展動力,持續強化獎補激勵力度,整合各口扶持政策,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示范合作社,除各級補助資金外,再一次性給予2萬元、1萬元、0.5萬元獎勵;對制定并通過國家級、省級、市級農業產業加工技術規范或標準的,每項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2萬元獎勵。截至目前,全縣共有53個村探索開展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黨支部“當家”,合理配置股權結構


“饒陽縣是耿長鎖土地合伙組發源地,有條件、有優勢、有基礎傳承弘揚‘老社長’精神。把群眾組織起來抱團發展,走新型集體化道路,可以更好地實現共同富裕。”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雷博寧說。為切實發揮村黨支部領辦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真正建立起村集體與群眾利益共同體,在股權分配上有效管控,通過集體資金資產入股、群眾投資入股、農民土地流轉入股等形式,合理設置股權結構,盡可能吸收脫貧戶,讓更多群眾入社受益。


大尹村鎮吾固村向陽果蔬專業合作社是“國家級農業合作社示范社”,這次搭乘縣里政策的“東風”,進一步調整優化股權結構,實現了轉型升級。通過村“兩委”會、村民代表會等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確定了村集體占股50%,村民“ABC”股權分配方案,A股包括村“兩委”干部、種植大戶,以資金入股占比20%;B股包括以資金入股的一般農戶和以土地等資源入股的特困戶、低保戶、脫貧戶、易致貧戶占比30%;C股為原合作社老社員。到目前,向陽合作社先后吸收346戶村民入股,“村黨支部領辦”確保了合作社的集體性質以及發展方向,實現了利益“集體化”“共同化”。東里滿鎮張各莊合作社利用100畝村集體土地,吸納12戶村民以30畝土地入股入社,村黨支部書記任理事長,其他村“兩委”成員分別任理事、監事,合作社每年可分配盈余,由社員大會商議按占股比例分紅。



“以村集體名義注冊合作社,防止了大戶壟斷控制,真正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把群眾組織發動起來,讓群眾參與進來,形成了利益共同體。”饒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劉景茂這樣說道。截至目前,全縣53個村累計完成投資900余萬元,整合土地5500余畝,惠及農戶1500余戶。


“解鎖”多種模式,共享集體發展成果


發展村集體合作社利村利民,選準產業項目是合作社實現規模效益的關鍵環節之一。饒陽縣3次組織召開全縣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調度會,指導7個鎮區立足村情實際、產業特色、資源優勢等,結合土地流轉、托管經營、旱作雨養等多種方式,積累探索了集體流轉土地規模經營型、盤活集體資產經營管理型、吸引第三方公司合作經營型、設施農產品精深加工型、特色產業生產服務型等5種經營模式。


素有“百年梨園”美譽的大官亭鎮東劉莊村繼續發揮果梨種植產業優勢,利用580畝集體梨園注冊成立了順騰果蔬專業種植合作社,村民以勞動力、資金入股60%,村集體以資金、資產、資源入股40%,年增收近百萬元。同時,合作經營也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留楚鎮高邵村整合財政扶持資金和扶貧帶貧項目資金300萬元,利用110畝集體地建設了24座溫室,注冊成立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運營,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0余萬元,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約50萬元,逐步由大田作物為主的傳統種植向設施農業轉變,大大提高了生產經營效益。



經過一年來的探索實踐,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已經展現出良好勢頭和前景,在首批試點村的帶動下,先后有王崗村、北流滿村等多個村自主開展該項工作,涌現出了果蔬種植、特色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各具特色的村級合作經濟組織,取得了“支部帶路、集體增收、群眾受益”的良好成效。


“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是基層黨組織引領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形式,讓基層黨建有了抓手,通過構建村集體和群眾利益共同體,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關系,增強了村黨支部凝聚力向心力,深化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有力助力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雷博寧說,下一步饒陽縣將繼續加大政策、資金、人才等多重要素保障,全力推動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提質擴面,讓更多群眾共享集體合作發展成果,不斷拓寬鄉村振興共同富裕道路。


作者:紀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