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畫像


現(xiàn)如今,人們一提起河北衡水,往往就會想到近些年來聲名遠播的衡水中學,對那所學校學子們刻苦讀書的精神贊賞有加。這些年我因事也去過兩次衡水中學,確實被校園內(nèi)濃濃的學習氛圍所感染。那里的孩子們即便出早操時手里還拿著課本。據(jù)我觀察,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不是強制或自虐型的,而是高度自律自覺型的。


最主要的是學校培養(yǎng)了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拒絕“網(wǎng)癮”、“手機控”,懂得惜時如金,科學安排時間,集中精力用于學習等等。把握住勤學苦讀這一條,再加上教學上的用心用力,學生出佳績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說起“苦讀”精神,在衡水可以說源遠流長。西漢時期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儒學大師董仲舒,就是衡水市景縣廣川人。傳說他三歲就能背詩寫字,四五歲時就被父親嚴格管教學習,七歲上學堂念書。由于董仲舒酷愛學習,讀起書來常常廢寢忘食、如饑似渴。董父看在眼里,既高興又著急,為了讓兒子能夠在學習之余有個活動場地,董父煞費苦心,請來能工巧匠,要在宅院后面建一個小花園。由于家里財力緊張,花園擬分三年建成。建園第一年,園里綠草如茵,花香鳥語,蜂飛蝶舞。董仲舒的姐姐多次約他到園中游玩,但董仲舒手捧竹簡,專心讀書,搖頭不語。建園第二年,小花園里建起了假山。鄰居、親戚的孩子們都去假山上玩耍,小朋友們紛紛去叫董仲舒一起玩,他仍不為所動,只顧低頭用筆刀在竹簡上刻寫文章。第三年后花園建成了,時有村里鄉(xiāng)親前來觀看,董父叫董仲舒出來看看,他只是點頭笑笑,仍埋頭讀書。這就是史上著名的“三年不窺園”的傳說。


被收入《三字經(jīng)》中的歷史上關(guān)于讀書的典故“頭懸梁,錐刺股”,其中“頭懸梁”的主人公就是衡水市冀州人孫敬。他是東漢時期的大儒。孫敬出生在一個殷實人家,早年父亡,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年少好學的孫敬學習刻苦,博聞強記,常年閉門謝客,攻讀詩書,被鄰居們稱為“閉戶先生”。孫敬讀書常常通宵達旦,為防止打瞌睡,他將自己的頭發(fā)用繩子捆住吊在房梁上,打盹會把自己拽醒,便接著再學習。這就是“頭懸梁”典故的來歷。孫敬那個時代還沒有紙張出現(xiàn),寫字用的帛金又買不起,于是便到河邊路旁找尋柳枝,回家劈開晾干做成條子,在上面抄寫典章。傳說這種“輯柳”的做法,后與西漢時因家貧用寬片蒲草抄書的路溫舒的“編蒲”結(jié)合,組成了成語“編蒲輯柳”,用來形容克服困難堅持苦讀的精神。


人們都知道,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為了一句詩或詩里的一個詞、一個字,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正所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痹姵芍?,往往熱淚橫流,不能自已。據(jù)說“推敲”一詞就是賈島一首《題李凝幽居》詩產(chǎn)生過程中流傳下來的。起初兩句詩是:“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由于正在京師赴考的賈島一直在琢磨用“推”字好,還是用“敲”字好,不知不覺竟騎著毛驢闖進了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的儀仗隊中,韓愈問明來由,并給他建議“還是用‘敲’好”。由此得出后來膾炙人口的“推敲”這一常用詞,并留下了韓愈和賈島一段友誼佳話。我這里還想說的是,人們可能不知道,籍貫為范陽(今河北涿州)的賈島,曾在衡水市景縣廣川為僧,現(xiàn)在廣川鎮(zhèn)距董仲舒故里很近的還有一個名叫賈島的小村,傳說賈島曾在這里的一座寺廟里為僧。想必賈島的苦讀精神對后人也產(chǎn)生著深遠的影響。


說起衡水歷史上的文化名人還有很多,寫“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唐代詩人高適,寫“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崔護,都是衡水人。他們留下的不朽詩句,是對苦讀精神最好的解讀與詮釋: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明朝《中山狼傳》作者馬中錫是衡水市故城人,書中塑造的“東郭先生”的人物形象,也是對“讀死書、死讀書”人的一種批判和勸誡,估計也是這位文化先賢有感于當?shù)亍翱嘧x”精神生發(fā)的一種哲理反思吧!


苦讀應該是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是永遠不會過時的一種精神,值得所有想成才、有所作為的人學習借鑒。


作者:馬譽煒  編輯: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