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博物館是我市第一家集文物征集、收藏、保護、研究、陳列、展示、教育于一體的地市級綜合類國有博物館。館藏青銅器、石器、陶瓷器、玉器、佛造像、錢幣等文物1246件(套),文物年代貫穿新石器時代至近現(xiàn)代。其中漢代黑石熨斗架(館藏一級文物)、漢代黑石豆形器(館藏一級文物)、北齊“天保三年”一佛二菩薩立形白石像(館藏一級文物),唐代邢窯白釉剔花鳳首皮囊式瓷壺(館藏一級文物)、北齊至隋四面佛造像塔(館藏一級文物)等頗具代表性。在“5·18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讓我們穿越時空,走進歷史的真實,共同感受文物的魅力。


唐邢窯白釉剔花鳳首皮囊式瓷壺


1996年故城縣出土,拱形提梁,短流,鳳首形壺蓋與壺身為分體式;扁圓形垂腹,餅形足;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釉面平整光潤;壺腹前后上部貼塑對稱的韉縟圖案及瓔珞仿皮囊縫合紋;其上飾花朵紋和戳印紋。為唐代邢窯精品;高24厘米、底徑10.3厘米;皮囊形制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特征,這件瓷器反應(yīng)了北方游牧民族與漢文化的融合;同類別藏品目前全國發(fā)現(xiàn)4件,這是保存最完好的一件,為館藏一級文物。


北齊至隋四面佛造像塔


2010年出土于衡水市故城縣周辛莊,青石材質(zhì),通高136厘米,該造像塔的塔身部分,略呈長方柱體,上部雕刻雙蟠龍紋,龍紋之下雕力士托寶鼎,兩側(cè)飛天翩翩起舞。


四面開拱形龕,龕上雕有維摩詰與文殊說法像,還有飛天、化佛、跪姿供養(yǎng)人、雙龍等圖案。龕角雕刻四根盤龍龕柱,現(xiàn)僅存兩根,柱頂飾蓮花,柱礎(chǔ)為神獸承托蓮花。


龕內(nèi)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主佛面容豐滿,雙耳下垂,身著袈裟,施無畏印。主佛后二弟子面目清秀,雙手合十于胸前,二菩薩頭戴花冠,身披瓔珞,赤足立于主佛兩側(cè)。主佛下部雕力士托舉蓮蕾,兩側(cè)各一護法瑞獸,底層雕三組龕式胡人樂俑圖案。


此造像塔雕刻內(nèi)容豐富,層次分明,氣魄宏偉,為館藏一級文物。


漢代黑石豆形器


1978年冀州前冢漢墓出土。該器由豆蓋、豆盤、豆柄及底座組成。豆蓋上部由兩只嘴部相連作親吻狀的鳥狀蓋紐;豆蓋外緣刻畫幾何紋一周;豆盤外緣刻畫S紋飾;豆柄上浮雕三只仰臥昂首垂尾的虎形獸,三獸以吻承托豆盤,底紋為波浪形S紋、鋸齒紋、凸弦紋和忍冬紋。底座為正方形舉行足,座上浮雕有一只呈俯臥狀的虎形獸,瞠目張口,四肢用力支撐所馱負的豆柄,生動逼真。通高46.5厘米,底座邊長14.5厘米。為館藏一級文物。


“天保三年”一佛二菩薩立形白石像


1984年武邑縣袁小寨出土,漢白玉材質(zhì),通高85厘米、寬41.5厘米,由舟形背光、佛像及方形座三部分組合而成。背光上浮雕飛天、寶塔,主佛居中,頭飾高發(fā)髻,身著袈裟,雙手施無畏與愿印,跣足立于覆蓮之上。二菩薩端立于佛兩側(cè),頭戴花冠,身披薄衣,足下蹬蓮蓬圓座。底座為長方形,正面刻有一力士雙手托蓮蓬,兩側(cè)各刻有一護佛瑞獸。基座背面、側(cè)面刻有16行共103字的供養(yǎng)人題記。為館藏一級文物。


漢代黑石熨斗架


1978年冀州前冢漢墓出土。熨斗架底部為一正方形,矩形足,底上浮雕一虎形獸,背部承托一圓柱狀架體,架體圓柱上浮雕四只昂首垂尾的虎形獸。四獸用吻承托柱頂?shù)膱A形盤,盤上浮雕一只蹲坐的回頭犼。圓柱中上部雕有一虎頭。圓柱通體飾以波浪紋、鋸齒紋、凸弦紋,通高63厘米,底座邊長20.5厘米。為館藏一級文物。


北朝青瓷仰覆蓮花尊


1948年河北景縣的封氏墓群,陸續(xù)出土了四件青瓷蓮花尊,斷代為北齊,高度分別為70厘米、63.6厘米、55.8厘米、54.4厘米,分別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故宮、河北博物院。此展品為國家博物館藏品的復(fù)制品。以蓮花作為裝飾主題,器形高大,氣魄雄偉,裝飾華麗,胎體渾厚,釉色青中泛黃,晶瑩光亮,工藝精巧細致。俯視時,蓮瓣層層盛開,釉色晶瑩圓潤,造型莊重威嚴,體現(xiàn)出了青瓷蓮花尊獨有的藝術(shù)魅力,堪稱北朝青瓷中集大成的杰作,曾多次赴美國、日本等國家展出。


(以上內(nèi)容由衡水市博物館提供)


編輯:李耀榮